1974年,深埋于地下两千多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被发现,轰动世界。
经过考古发掘,目前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据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约有八千个,战车一百辆,战马一百匹。
随即,人们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秦始皇为什么要在自己陵墓内陈列兵马俑?这些规模宏大的陶俑存在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对此,众所纷纭。
后来有***推论,这些陶俑是秦始皇陵的一种陪葬品。
但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争议。
例如有人说,那些人俑是使用活人***制的,即“活人俑”,其意义并不仅仅是陪葬。
丹麦首相安高·约恩森参观之后说道:“秦俑的面目各不相同,真是到了神的地步,这些兵马俑给我留下了许多遐想。”
一些没到过现场参观的外国网友,不敢相信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产物,质疑这些陶俑是真人涂上泥土***制的。
“活人俑”之说听起来很残暴、荒谬,但是持此论者提出了一些佐证。
人殉制度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丧葬制度。
它在奴隶制社会特别是殷商时期很盛行。因而商代***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者多达五千余人。
这种残忍而野蛮的陋俗,到战国时期逐渐减少,但时有发生。
秦始皇作为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千古一帝,行暴虐之政,天下皆为虏矣。
对他来说,坑杀一万人马是个简单事情。秦国名将白起,仅在长平之战,就坑杀了赵国降军四十万人。
秦始皇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四百多个,兵马俑坑只是其中之一。
那么,秦始皇下葬时沿袭人殉制度,并不奇怪。
人殉制度在秦始皇时期已不流行,多以木俑、陶俑替代。
但当时已有“活人俑”,就是把活人用布裹住,再用泥封住,放到窑炉里***,以塑人形,用来陪葬。这种形式结合了人殉和陶俑形式,可以满足一些人根深蒂固的人殉情结。
例如在辽宁省牛河梁文化遗址考古中,出土了一个女神像(据说是“抟土造人”的女娲),是按真人塑造的。其上臂的塑件空腔内带有肢骨,因遭火焚多成灰渣,***推测可能是人骨。这就是“活人俑”。
因而,有人推测,秦始皇可能会把一些罪人做成“活人俑”,再与陶俑混合,陈列成兵马俑。
兵马俑具有守卫秦始皇陵的意义
秦始皇陵是一项规模庞大的世纪工程。它历时39年,始建于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秦朝覆亡时尚未完工。
秦始皇陵建造时,秦始皇已经基本完成统一大业,因而他的陵墓不仅是“视死如生”、在另一个世界的安寝之所,还是象征千古一帝***无上地位、彰显国家实力的标志性工程。
由此,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兵马俑排列整齐有序,兵器配备齐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这体现了当时的**、军事思想及面貌。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服饰、装备等也有区别。
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例如武士俑,手执的就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等多种青铜兵器。
有些兵俑的左、右手均持有武器,例如左手位一般是剑、右手位一般是盾牌或矛。
这种阵容,符合实战需要;这些武器,都是可以实战的兵器。
一个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陵墓,为何对殉葬的军阵这么重视?很大的可能就是,这些兵马俑犹如秦始皇的禁卫军,肩负着守卫陵墓的职责。
这为“活人俑”之说又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持。
兵马俑的高仿真性
秦始皇陵兵马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技法上以写实为主、兼顾写意,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七千余件兵马俑,身高都在1.8米左右,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明显差别。它们的神态形象十分逼真,栩栩如生,似乎随时可以复活。
按理说,像这种大规模的塑像,往往是批量化制作,千人一面。
然而,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基本上没有重复的,每个兵马俑的神态表情都是***的。陶俑的手势也各不相同,发式就有许多种。
像这样的情况,得有七千余人做样板,好比美术写生雕塑的人体模特儿。但这样做,显然费事耗时。
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面部的彩绘传神,白眼角、黑眼珠、瞳孔都显得活灵活现。
如此生动逼真,也是兵马俑令人称奇的表现之一。
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而兵马俑却提前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成就。
另外,秦始皇陵兵马俑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汇集天下名匠,历经数十年建造,声势浩大。然而,在秦朝以及后世的史书中,鲜有记载。
这是种种不可思议的事。
由此,有人推断他们就是“活人俑”,本人出场,省了照猫画虎。而且“活人俑”有违当时的社会文明主流,因而未向外张扬。
“活人俑”之说被科学研究否定之后的新疑问
对于秦始皇陵,有一些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加之至今尚未完全发掘。这就给秦始皇陵罩上了浓厚的神秘、诡异的面纱。
例如《古今大战秦俑情》、《木乃伊3龙帝之墓》等电影中,都有个重要情节:兵马俑突然纷纷复活,继续为秦始皇征战。
更令人震惊的是,现代***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生前几次造访中国,还说过一句***的话:”秦始皇还活着,只是走不出地宫”。
综合以上佐证和推断,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活人俑”的猜疑一度很流行。
然而,后来的考证打破了这个疑点。
考古发掘时,现场有一部分损坏的兵马俑。考古研究之后,发现里面并没有人体骨骸、骨灰之类的物质,只是陶土。
而且,***用x光透视完整的兵马俑,也没发现其内部有人类的生理物质存在。
这就从科学角度否定了“活人俑”之说。
但还是有人提出了质疑:
其一,样本数量。
即使可以证明目前已出土的陶俑不是“活人俑”,但是秦末农民起义破坏了一部分兵马俑,加上可能尚未出土的陶俑,其中是否有“活人俑”呢?
其二,制作工艺。
一部分兵马俑身体和头部有断裂部分,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制分为两部分:头部和身体。
那么,这么大的体量,只分为两部分***制,如何做到保质保量的?头部和身体部分是怎么粘合在一起的?
当时的陶土具体成分是什么?具体***制过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这几个疑问,目前尚无***的、具体的答案。
相信,随着对秦始皇陵考古科研的深入,这些谜团在未来会有明确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hangza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