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科举考试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时至今日,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依然存在,尤其是“状元情节”根深蒂固,而进士已经很少提及。究其原因是科举时代,状元和进士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这里以清代为例,来了解一下状元与进士有哪些方面的差别,主要分为两点:
其一、荣誉方面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等级的考试,所有贡士将在这场考试中排定名次。清初时期,殿试的日期不定,一般是在四月上旬或五月上旬,乾隆二十六年定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此后形成定制。
传胪即发榜,这一天将公布一、二、三甲进士的具体排名,其中一甲仅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一般在40至60人左右),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也就是说在传胪的这一天,进士们的身份就已经显示出了高低之别。
传胪仪式结束后,礼部官员会带着新科进士谢恩出宫,并举行盛大的游街仪式。按规定,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以沿着中轴线的正门出宫,其他进士则从侧门出宫。这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正门是皇帝专用,此外皇帝大婚时皇后入宫,以及衍圣公朝觐,才有资格走正门。
进士游街时,由状元领头,游街结束后,进士们要先送状元、榜眼、探花回会馆,然后才各自散去。传胪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四月二十六日礼部将为新进士赐宴,名为恩荣宴,民间则习惯称为琼林宴。
恩荣宴上,状元、榜眼、探花每人一桌,其他进士则四人一桌。此外,在器物使用上也有等级之分,状元用金碗喝酒,二、三甲进士只能用银碗。宴毕,进士们各赏宫花一枝,上有“恩荣宴”三字,状元享有特殊待遇,赏赐的是一面银牌,排面显然高出不少。
恩荣宴后两天,即二十八日,状元、榜眼、探花要到午门前举行一个授职仪式。按惯例,一甲三名可以直接授官,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为编修。这一天,状元就可以获得皇帝恩赐的六品朝服、补服、带靴等。至于二、三甲进士不过是凑凑热闹,每人仅赐予牌坊银与彩花。
到了二十九日,状元还要代所有进士给皇帝上一份谢恩表,然后再到孔庙、国子监行谢师礼,以彰显尊师重道之风。至此,新科进士们的仪式基本完成。
其二、任职方面
前面提到,一甲三名不需要参加接下来举行的朝考,可以直接授予翰林院官职,此制沿自明代。清代共开了112科,出了114名状元,有人对这些状元的任职情况做过统计。
其中官至宰辅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的有14人,其中出自乾隆朝的就有6人;官至部、院大臣的有24人,其中乾隆朝7人;官至总督、巡抚、布政使的有6人。这些人都属于一二品大员,共44人,占了状元总数的近39%。此外官居三四品的也有32人。
可以看出,清代状元在官场的地位还是十分显赫的,当然也有一些状元始终只是个翰林院修撰或略有升迁,但总体来说人数不算多。
相比于二三甲进士而言,状元的起点高、名气大,更容易得到提拔,一般都是从翰林院修撰开始,进而转为侍讲、侍读、内阁学士,及至升任部院大臣,又或是入阁拜相。还有一些状元,则会受到皇帝的格外青睐,随侍左右还有可能成为皇子的老师,甚至是帝师,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普通的进士要想位及人臣,难度则要大很多,首先得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等到三年散馆后又要参加大考,然后才能真正进入仕途,单从这一点来讲,普通的进士就要比状元多奋斗三年,而且在未来的仕途升迁过程中,也不如状元那么顺利。
普通进士能留在京城任职还算是幸运的,大部分进士都会被外放各省任职,一旦外放到地方,基本也就定型了,很少人能够从正七品的知县,一步步爬到知州、知府、道员,至于督抚布按等大员,更是渺茫,大部分进士外放,终其一生都是地方的中下级官员。
清代状元一般是不外任的,因为状元是朝廷的脸面,是科举时代的榜样。就算极个别的外任,也都是从中级京官任上外放,通常都是知府起步,这些人晋升地方大员的机会就要大很多。
最后补充一下,很多人认为清代有不少的父子状元、兄弟状元,其实这是误传,有清一代的114个状元中,没有父子或兄弟关系的。血缘最近的,只有祖孙状元一例(彭定求,彭启丰);外祖孙状元一例(金甡、汪如海);翁婿状元一例(彭启丰、庄培因),此外还有叔侄状元三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hangza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