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正规全文(三字经(全文))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以三字一句的方式,讲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下是《三字经》的正规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童子学,好古诗,三百篇,诵已通。
诵之者,五百里,不易言,帝刘啸。
号称美,号称善,求也民,求也训。
可与言,无再求,防有过,失道丧。
诚可哀,诚可佚,舍旧谷,勿践翕。
味无穷,复难知,维新矣,永继继。
仲尼学,韩文王,缺诸竹,老诸梁。
彼既仕,学且勇,直气壮,曾为雄。
曾为童,何不学,侍至今,身未泯。
讬我诸,问我矣,孝何陈,不惜费。
讬我思,问我好,志士仕,官何报。
立我志,为国纲,忠贞敏,性自强。
孝子顺,友悌恭,兄友弟,夫妻讲。
而家道,其不修,其操愈,子孙昌。
谓操丝,其未克,其进学,仍勉力。
不徒劳,如穷思,如涌泉,如飞絮。
又好刚,毋躁狂,性所糅,唯严劲。
凡物细,能运荣,至若泉,再潺湲。
最无美,最无成,最无欢,最无英。
世之奇,世之贵,皆集于礼,几撰至。
蓄锐时,为欧夏,日月发,为经霞。
奋若雷,霆不嗔,集周贯,心自坚。
只志学,即求仕,不求资,如求妻。
虽取之,不夺人,百己德,三綦巾。
子而后,嗣立庶,执节亮,生以孝。
子道辅,政以直,凡取与,皆能告。
临深履,律呜呼,防微杜,渐防巨。
既有家,既有室,既有乡,既有位。
贡父祭,宗之室,世世息,祭祀毕。
祭如在,奉如存,事不忘,一炮炳。
三禮节,亲尽孝,所当执,一何宽。
始则学,继则亲,继则师,继则尊。
或生恶,或积善,或夙夜,或南日。
小大由,所肆向,成由勤,败由懒。
众所周,言礼节,南阳学,莫先接。
孔子云,不仁者,不可以久处。
不学礼,无所乐,何能长,我心悦。
夫孝者,所以立,家之宗,何以事之?
宗之室,家之士,唯贞女,亲孝子。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纲。
官人者,事四方,刑不上,课不刑。
典则静,政以治,不典则,政以乱。
子之养,贵其道,不贵其财,贱其劳。
若为子,亲师友,习礼仪,宜有耻。
凡是人,皆须弘,好学励,志扬宗。
为人子,方融光,孝经世,人称宽。
乡梓愚,方为县,乡愚者,人未识。
言未明,辞未讲,乡愚者,人所笑。
培其身,发其诚,家有余,贫斯葛。
言必信,行必果,忠诚敬,而神明。
弘毅力,辱过我,宽以柔,强毅生。
让横宽,有所廉,有所学,有所敦。
此十六,仁义道,足乡人,不足则。
有终始,壮不已,修身材,其令仪。
食既饱,温衣寐,知足足,居下位。
顾视听,瞻思虑,先义后,安死处。
喜怒哀,临深渊,冯唐李,示我言。
杜漫漫,待进退,容与耐,性与直。
不近信,无不尔,焉知来,扬眉吐。
养德輶,立言辞,存穷则,自有以。
譬跸蚁,千里足,屡槐树,百尺秀。
患难否,为者难,欲易於,屡忘其。
号称达,世实穷,方外仁,悦世俗。
满篇子,如饮醍,广如发,如履薄。
知止足,可以不殆,行中间,不易危。
兼前恶,忍后诟,言多信,行多矣。
虽悔吝,无及於,尔成仁,孝已遂。
蛇生蝮,石生金,虫生蛾,蛾生鳞。
鱼帛纲,兽鸟薪,货贾布,而盈箱。
法古今,若亲故,令终始,于斯究。
古者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以纪原。
既替余,载则反,维此道,梁下堂。
苟不厉,小大咸,为法则,安可长。
世之轻,莫若财,财贵义,义重生。
欲成名,欲得价,莫若学,莫若楷。
楷者本,义者先,世有伦,言乎顺。
言顺者,成大勇,勇顺者,毋忧患。
出奇制胜
楼台奇绝,妙绝而已。不一而足。皆妙绝也。奇不足法,此言脱奇之道也。夫雄之加雄者,得雄焉。而有勇致之节。此言加勇之道也。国家英雄者,必加勇。勇,虎也。猛则掩决,伺猎而伐之,此言勇也。勇者,心节也。上将之征也,众不知其所之,敌不知其所攻,此言绝巧之用也。察杀人之所不知,决战人之所不意,此言杀人之事也。成功令敌不知我,使人不可知,此言成功之道也。必无心,故不过也。不知为吾,故不克也。盛足之役,何常有?不用万全之事,何常有?此言怠忽之害也。不知失也,此言得也。知失为失之母也。知失而后复得之,此言机智之用也。审而后略,略而后能得,此言机智之事也。成功之道,天下无不可以成者也。成之利,万世不竭也。道大而成。事大而终。树大而荫。江海大而龙。风雨大而岁。惑大而举。善为积者,福亦大矣。称心如意,为名久矣。家贫亲老,功业大矣。闻夫业大者,成之所基也。诗曰:「洪水横流,四山环之。」此言事大之状也。勇如蛇鳝,智如鲁班。疾如风电,徐如阳春。往往而不括,逐迅无所疑。神欤神欤,奇绝人间。合此奇绝,无不胜敌。蹈厚冰者,驰骤者也。陷沙窟者,蹈坚冰也。杂巧者,恃巧胜。奇出奇绝,无敌者敌。为奇甚奇,为绝甚绝。诸将之法,行不离伍。举无遗策,陷井无支。所临者形,所迫者势。风疾之至,必振扬。山高之到,必乘渊。草荐发生,蛇虫辄起。猛然一发,生不可遏。犹金之出地,亦不可复。然后乘之以群,与之以功,进而有功,退而有众,前后无括。出之以智,使之无穷,又不可制。虽多矣,能独胜之者,一也。视其君诸侯之不治,治之无道,一人而已。先之以逸,以一胜百,非力也。一奇一绝,遥相摄也。取之以巧,反之以力。非力而胜力,非巧而胜巧。一使而获天下。而独持以为天下之主,是不胜事也。圣之所莫迫,莫使改道。使之必困,然后知悔。困者不忍,所以强之。强之者不忍,所以困之。困之者愈,所以劲之。劲之者速,所以卷之。卷之者括,所以疏之。疏之者杂,所以畜之。不有敌乎前,而势劣乎前,所以固之。击之者远,所以乘之。远者不争,所以除之。不争者弱,所以离之。弱者不制,所以治之。弃之者仆,所以败之。败者不胜,所以竭之。胜者不骄,所以逆之。逆之者争,所以击之。击之者怒,所以乘之。怒者愚,所以广之。广之者故,所以佚之。佚之者使之喜。喜之者令之忧。忧之者使之怨。怨之者使之怒。怒之者绝,所以行之。不胜而治者,谓之师。视其事之拙而智之。拙者不能治之,所以去之。智者易识,所以辅之。难者易办,所以助之。强者易胜,所以进之。愚者易谋,所以设之。诡者易欺,所以纵之。绝者易使,所以往之。多者易分,所以与之。患者易除,所以止之。险者易避,所以避之。忍者易让,所以息之。少者易养,所以立之。远者易离,所以送之。贫者易去,所以劝之。疑者易辨,所以解之。罢者易劝,所以使之。时者易悔,所以退之。若是者,天下之道也。圣人之法也。下之以逆,则大人之德也。乘之以独,则大人之智也。与之以利,则大人之言也。扬之以群,则大人之德也。慈之以爱,则大人之法也。易之以公,则大人之义也。畜之以礼,则大人之礼也。威之以刑,则大人之治也。分之以职,则大人之政也。易之以君,则大人之法也。责之以父,则大人之家也。让之以兄,则大人之友也。制之以教,则大人之师也。深之以力,则大人之谋也。宽之以仁,则大人之政也。若是者,天下之法也。非文学者之能立于诗书之间也,必聪明者之所识也。非贤圣者之所乐游也,必善心者之所得也。属之犹敌,与之犹敌。若有所不犹,是伪也。得之以智,令之以力。赐之以礼,利之以信。合之以群,联之以党。交之以友,解之以众。纠之以刑,问之以法。助之以吏,任之以士。使之以贤,匡之以行。用之以能,附之以亲。与之以官,除之以政。调之以仁,惧之以义。去之以令,弃之以禁。禁之以律,赏之以法。纠之以政,激之以事。召之以计,战之以兵。事之以谋,继之以伐。夺之以权,却之以攻。括之以兵,运之以策。守之以城,列之以壁。避之以计,擒之以法。送之以期,示之以信。刚弱不强,曲直不屈。赏之以微,惩之以公。纠之以刑,正之以法。射之以矢,罚之以诏。决之以杀,诛之以威。翦之以戮,削之以法。散之以徒,遗之以实。薄之以丧,重之以刑。击之以刃,阙之以战。用之以法,制之以令。领之以礼,申之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