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科与恐龙同生同荣,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目前已经灭绝了,但是与它生活在同一年代的植物桫椤科,目前还存在于世,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桫椤科又被称为蛇木,属于能长大的蕨类植物,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中国目前有桫椤科吗?来和51区小编看看吧!

什么是桫椤树?

桫椤科与恐龙同生同荣,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桫椤,别名蛇木,是桫椤科、 桫椤属蕨类植物,有“ 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

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桫椤树的药用价值

桫椤科与恐龙同生同荣,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脑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约27.44%,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状茎具清热解煮等功效。

生长习性

桫椤科与恐龙同生同荣,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生于山地溪傍或疏林中,海拔260-1600米。桫椤为半荫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气温在5-35℃的山区、坝区和庭院均可栽培。可地栽,也可盆栽或桶栽,但相对湿度要大。

该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30.5°。

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形态特征

桫椤科与恐龙同生同荣,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桫椤茎干高达6米或更高,直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段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有窄而色淡的啮齿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有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有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

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1.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厘米,宽1.2-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有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有短柄,羽状深裂;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有锯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裂,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

广西贺州发现罕见大面积天然桫椤树群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林业局15日介绍,经过多次科学考察,该局在昭平县境内的一处山谷中,发现一处罕见大面积的天然桫椤树群,大大小小约有100多株,属恐龙时代物种。

桫椤是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之一,也是已经发现的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称誉。

在距今约1.8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桫椤曾十分繁茂,与恐龙同生同荣,为生物界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重要标志,有着“活化石”之称。

本文由增推网发布,不代表增推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zengtui.com/60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立即删除。本文作者:小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ehen.com/279803.html
(0)
小稿的头像小稿
上一篇 2023年12月29日 下午11:58
下一篇 2023年12月29日 下午11: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