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货翡翠是经过人工”酸洗注胶”的翡翠,一般是用低档翡翠,用强酸漂洗,去除瑕疵,增加透明度,然后再用树脂等重新充填加固,使原来的低档品变的通透明亮,以便以次充好。这种B货翡翠在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就会泛黄。
翡翠B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源于香港,后流入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地方,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不安,也极大冲击了消费市场。日本行业协会甚至因此禁止香港翡翠入口。大陆消费者蒙受巨额损失后,钻石乘虚而入一举拿下了大量市场。后在香港欧阳秋眉教授,台湾吴舜田教授,中国地质大学袁心强教授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积极研究B货翡翠的鉴定方法和仪器,首次在国内引进翡翠分级体系,并将研究成果公布于众,才将使得B货翡翠渐渐退出主流市场。然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近几年B货翡翠,染色石英岩,有色玻璃借“明清老翡翠”“冰翠”的旗号,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说起翡翠界的骗局,最大的莫过于2013年前后粉墨登场的所谓明清老翡翠不能被鉴定为A货的骗局。一些染色石英岩,玻璃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在中科院某博士,中藏委某主任及其拥趸的如簧巧舌以及某信银行的包装之下,被冠以明清老翡翠之名,以成千上万倍于其原价的价格被销售给消费者,终于在2015年因有消费者以60余万价格买回的所谓“老翡翠”掉色而引起扬子晚报等媒体的跟进报道。
现代鉴定技术能否鉴定“老翡翠”真假?
通过图件对真假老翡翠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后,我们再来理会骗子们的奇葩理论。关于现有技术手段能否鉴定老翡翠真假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个伪问题。翡翠作为一种矿物,它的真假和新老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现有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判断翡翠的真假,但不能确切的判断这块翡翠是属于哪朝哪代,朝代的断定只能通过已经过考古发现的器物的类比进行,不够精确。
我们学地质出身的人都知道,地质年代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矿物,岩石在地下的变质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人类历史才有多少年?连一个百万年都不到。更何况距今更近的明清两代了。翡翠B货那是将石料放到具有极强酸性的王水中进行冲洗的,一般酸性的酸根本破坏不了它的结构。更不要说带在手上汗液之类能够侵蚀它了。它在地下埋了数万个百万年都没有被地下的酸性东西破坏结构,戴在人手上或者埋在坟墓里就突然被腐蚀成B货了,真是天大的一个笑话。某主任为骗局找理由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拉曼光谱仪是否是最权威的仪器
拉曼光谱有诸多局限性,并非某博士夸张的那样无所不能,不可挑战;相反其以其做鉴定手段目前还不成熟,没有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主要有如下几点不足
1、拉曼光谱测试区域有限,其结论不能说明问题。
拉曼光谱只能测试很小一块区域(比如1000微米*50微米的面积),因而其测试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一小块区域没问题,不代表整块玉器没问题。
2、目前没有足够量的数据库支撑测试结论
也就是说,目前A货古翡翠的拉曼光谱图数据库也没有建立,没有一个标准来告诉我们A货的谱图是什么样的,B货的谱图是什么样的,没有这样一套体系,目前只是处于科学研究阶段,距离实用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远远没有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个别科研人员急于拿这样一个不成熟的东西出来包装搂钱,其用意不言自明!
3、影响因素太多,精度不高
测试温度,积分时间,测试样品与标准样品的差异以及测试样品的表皮状态都会对拉曼光谱仪的峰值产生影响,而且这其中很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目前也没有其特征峰值与玉器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因而导致其测试结果受外界因素影响过多,精度不高。其结论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终裁结论。
至此,我们已经回答了该骗局两大干将提出的两个所谓“老翡翠冤案”的根据。至于说其拥趸们提出的所谓利益集团垄断鉴定,指鹿为马的问题根本不值得一驳。这不单是中国大陆的问题,国际学术界都不承认这种所谓的老翡翠,难道是中国大陆的利益集团指挥了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台湾,香港的鉴定体系了?说这套说辞的人,大概还活在文革时代,动不动就用大帽子压人,在字里行间寻找小辫子,殊为可笑!
能够收藏一件好的珠宝是一种缘分,很多朋友想入手珠宝,担心买到假货,您可以关注【微信号:3933150】官网:www.cangchou.com,我们为您免费提供更多珠宝资讯、鉴定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