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国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是以这一带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立 春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雨 水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惊 蛰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春 分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清 明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春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谷 雨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谷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一般在每年的4月19日-21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谷得雨而生,由此得名。
立 夏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小 满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八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芒 种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夏 至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小 暑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 暑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大部地区最热的时期。”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吃羊肉汤等习俗。
立 秋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 暑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至24日交节。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有秋雨降临。
白 露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古代农历称:“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秋 分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寒 露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霜 降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表示天气逐渐变冷,温度骤降到0℃以下,露水凝结成霜,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植物上凝结成细微的冰针或霜花。
立 冬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行至黄经225度,便是立冬的时候了。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小 雪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小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物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天地闭塞进入寒冬。
大 雪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
冬 至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
小 寒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
大 寒
点击下面图片进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汽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