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古诗词|孟郊《劝学》

每日古诗词|孟郊《劝学》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注释

击石:击石取火。

乃:才。

元:同“原”,原本,本来。

始:方才。

道:既可指事物的法则规律,又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还可以指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或政治主张、思想体系。这里指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

非自然:不会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

运:运用,亦可理解为努力。

他得:他人所得的知识。

德行,才能。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不学习不会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赏析

这首劝学诗写得既朴实又深刻,苦口婆心,仿佛从肺腑中流出。诗中概括了孟郊的为学主张,对人们颇有哲理性的启示。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以设喻起笔,强调实践的重要,乃经验之谈。诗人以起兴手法,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一个道理:“击石”是取“火”的必然途径,不肯击石的人是无法得到火的。石要发出火来,必须靠撞击,这是物理。由此联想,人要想发出光来,必须靠学习,以此来塑造心灵,这是学理。诗人以取火引出劝学,令人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转入正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正反对照的笔法,谈学习的意义。前句从正面说,人只有通过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明白各种道理,掌握各种知识,便于随时随地应用。学是“知道”的前提,“始”强调了学的必要性,“知道”是通晓为人做事的道理,包括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后句从反面说,人如果不学习,知识绝不是自然而然就会有的,换句话说,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两句讲得实实在在,情寓理中,令人信服。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再深入一步,指出学习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寄希望于别人。这是诗人根据自己的体会得出的结论。“万事”有夸张意思,其实是提倡学习和做事要独立思考,亲身实践,自己动手动脑,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诗人反对人云亦云,迷信书本,博引他人。前人的思想和经验,应在“己运”的基础上予以吸收,他人的创造成果,只是他人的劳动结晶,并非自己的贤能,也须在“己运”的前提下予以借鉴,不能信手拈来。这种力求发展个性,独辟蹊径的治学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孟郊平素善于推敲,乐于苦吟,诗句追求瘦硬,力避平庸浅薄,可见这一主张也鲜明地体现在诗人自己的诗歌创作上。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再加以鼓励。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两句以因果倒装句写为学要珍惜青春。前句写珍惜青春,贵在“早为”;后句回答了“早为”的原因。诗人从“须”字入手,以“早为”立意,告诫人们,学习必须赶早,早一分觉醒,就早一分主动,也就早有作为。然后再用“岂能长少年”这一反问写青春短暂,稍纵即逝,回答了“早为”的原因,反问有力,因果衔接。

全诗以物喻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的哲理,文脉清晰,层次井然,体现了孟郊严谨治学的态度。文字力求达意,诗中虽然两次出现“须”字,但并无赘意,却恰恰有直抒胸臆之感,起到了强调作用,增强了劝勉的说服力。

  • 本文分类:知识大全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59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25 22:12:45
  • 本文链接:http://www.liekang.com/285578.html
  • 上一篇 > 衣服不干怎么快速干:只需3步‼️
  • 下一篇 > 光之国所有奥特曼大全,昭和平成系全部都有(附带图片名字)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立即删除。本文作者:小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ehen.com/434281.html
(0)
小稿的头像小稿
上一篇 2024年8月12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4年8月12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