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于是,中国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不再违反礼法纲纪;也由此诞生了大量的农民天子,而论中国古代农民天子中,最著名,也最具有性格特色的天子,那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明史中,朱元璋对华夏人民的贡献极大,推翻蒙元、重建华夏人的天下、奠定中央君王集权制等等;这些都使得朱元璋功盖千古。但是,朱元璋的过失也同样鲜明,杀功臣、立酷刑、设锦衣卫,这些也都成为朱元璋被记录在史册上污点。
后世人,也曾评价朱元璋:“洪武帝功与过同样突出,同时此人性格特点十分鲜明,也是一个志气和狠气并存的枭雄式人物。”那么,朱元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所做的那些事情的背后,究竟蕴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考量呢?本篇文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也极具个性化;如果要把朱元璋的性格特征都汇总起来,此人性格特点主要呈现:自尊心极强、做事果决、性情多变、务实却缺乏安全感。
朱元璋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这其实也和早年经历有关,也和后来位居高位,所产生的落差感有关。朱元璋出身并不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后代,早年为了生活去给地主放牛,而后来因为元朝过重的赋税导致家破人亡,朱元璋无奈只能够出家当和尚。
不过,乱世之中怎可能有安身立脚之处,朱元璋所在的皇觉寺,没过多久就没有多少余粮,养活如此庞大数量的僧人队伍,因此,皇觉寺以“修行”为名义,遣散大量的僧人外出化缘,于是,朱元璋沦落民间以乞讨为生。
早年的颠沛流离经历,也让朱元璋品尝到人间的各种滋味,没有任何背景、任何靠山的朱元璋只能够事事都自己依靠自己,并且对生存有着极为强烈的渴望;朱元璋不管是治军还是治世,处处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和生存欲。
不管是战陈友谅、张士诚,还是打蒙古军队,朱元璋身上的一股狠劲体现的淋漓尽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一种狠气,但是,狠气在朱元璋身上是体现的非常明显。然而,这从侧面也体现出,朱元璋的一种性格特征:自尊心极强。
出身低微,靠着自己的奋斗一步步地爬到高位,而到了高位之后,读书人总拿他的早期经历来说事,这对朱元璋而言极大损害了其自尊心;并且,朱元璋身上有一股强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其实就是根源于强烈自尊心所导致的连锁行为。
就连世人喊道“朱重八”这三个字,朱元璋都会起杀心,如此逆鳞,怎能体现不出其自尊心之强?朱元璋性格中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优点就是做事果决,这点不管是对事,还是对人,朱元璋只要认为是对的,可以实施的事情或者是政策,他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攻打应天城这个大计划,就是朱元璋做事坚决果断的证明。但是,应天城是江南地区十分著名的城市,其防备力量十分强大,城防建设十分坚固,农民起义军最开始,很少有人对这座城池有想法,因为他们很明白,金陵城,城高水深,防守力量雄厚,没个几十万大军是很难打下来的。
不过,朱元璋就不这样认为,首先他懂得换位思考,他明白应天城虽然表面上看去极难攻克,但是,元帝国的统治者也同样会认为;他们认为,应天城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城防力量,就不需要放置过多的军队。
于是,朱元璋日夜派人去监视应天城,他坚信应天城守军一定会出战;后来,应天城守军出兵去应对红巾军主力部队,这就给了朱元璋可乘之机。
然而,这时候“红巾军”首领小明王发出命令,要求朱元璋火速援助红巾军,在这两难之境,朱元璋的谋士都没有主意,毕竟,部队是靠着小明王的名义,才能够发展壮大,如果不救,小明王日后算账,那么,朱元璋部队这么多年攒下的家底也将彻底败空。
但是,应天现在城内空虚,如果不占,日后就很难有如此的战机。在众谋士将领一筹莫展之际,朱元璋果断决定出兵应天,于是这才有了朱元璋走上帝王之位的机会。
曾经有专家做过假设,如果朱元璋选择放弃应天去救援,那么,后果就是朱元璋的实力得不到大规模的扩充,在群雄乱战的时代,最终,很可能被其他的势力吞并。毕竟朱元璋当时所拥有的城池和钱粮,根本无法养活过多的军队,而朱元璋十万大军完全就靠着红巾军拨发粮食才得以继续坚持下去。
但如果朱元璋攻克了应天,那么,形势就不一样了,朱元璋将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应天城内拥有的粮食和财宝,足够武装20万大军,这就给朱元璋的霸业提供了物资支持。
所以,在当时那个处境,一个是违反红巾军军令去应天城,另一个是去救援而放弃应天城,朱元璋最终选择了把命运攥到自己手里。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内心层面的一股做事果断的英雄气概就体现出来了。
性情多变是朱元璋的一个性格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帝王们职业通病。这又是为什么呢?君之与臣,不仅是地位上的悬殊,也是智慧上的悬殊。当然这种智慧,并不是单指智商,而是城府、思维等方面。
换个说法,操控情绪成为君王驭下的手段,那么,想要达到操控情绪,就需要让别人摸不透自己的性格,看不透自己的城府,观不透自己的思维,只有臣子看不透天子的本性,始终对天子秉承一种敬畏感,进而达到驾驭臣子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帝王之术。
朱元璋从参加红巾军一直到成为君王,他思维层面上的进步,以及对帝王之术的研究把控,是在不断增长,不断熟练。
首先,“驭人”作为天子最基本的技能,驭人之术就必须得做到滴水不漏,在用人方面,朱元璋敢用人,也敢给予震慑,不管是当今大儒、还是隐居名士,他的态度永远是尊敬、敬佩、以礼待士,他给人的形象,永远都是励精图治的上位者身份。
就拿李善长来做例子,朱元璋对待李善长可以是敬佩、敬仰的心态,也可以是冷漠、忽视的态度,更可以是殷勤、亲和的态度。总而言之,只要让李善长摸不透自己的性格和脾气,那就是最好的驭人之术。
毕竟一些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择君方面十分挑剔,如果让他全方位了解到自己的性情、脾气,那么,很可能会遭到他们的鄙夷,毕竟高智商人才都认为只有比自己更强,才有资格号令自己。
朱元璋在做天子期间,就已经把性情多变的特点运用在朝廷上,他的性格是多疑、善妒、残忍的,他能够把自己恶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同时,又能够把自己善的一面展示出来,朱元璋时而亲和力满满,时而阴晴不定;他的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老朋友们,跟他几十年的交情,都看不透朱元璋。
因此,足以证明朱元璋此人,已经把帝王之术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善于伪装自己的真实性情。
务实却缺乏安全感,也是朱元璋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特点源于他的悲惨童年。其实纵观明史介绍,朱元璋自始至终就不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因为上天在他身上开了太多个玩笑,家破人亡,流落街头。然而这些经历使得朱元璋在求生阶段,也渐渐摸透了一个真理:做人做事一定要务实,不要玩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因此,朱元璋的务实是出了名的,敢以一个君王的身份再下农耕,敢以一军领袖的身份单骑谈判。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巡视民间,来到第一个地方,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难民和到处荒凉无人耕种的农田,朱元璋是农民的儿子,他知道农田对农民的意义是极重的,但是,难民们宁可等待政府救济,也不敢动田地的主意。
原因就是担心封建政府对土地在册登记的严格性,所以,难民们宁可易子而食,也不愿意去随便找地,开荒种地。因此封建时期的农民们永远是受到官府压迫的对象。对于这种状况,朱元璋又是怎么去做的呢?
朱元璋的做法就是,首先他要求所有的地方官员,公平公正的登记户籍以及平分田地。同时,朱元璋派遣出大量的监察官员,对各地官员进行督察,而派遣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秘密进行,一旦发现地方官员有克扣百姓,或者是吞并土地的现象,不需要什么审判,直接可以现场处置。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初期,所展现的杀气,很大程度就是为了震慑地方官员,他明白将心比心,也明白天下混战,百姓遭殃的道理。因此,发展到洪武年间中后期,天下黎民百姓基本上都是有田可耕,有余粮可用的。
而朱元璋的务实还体现在执政上,他后期废除了宰相制度(他认为宰相是皇权的最大威胁,他把元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宰相专权),然后自己亲自批改奏折,要知道每天如此庞大基数的奏折,朱元璋就算是一天工作24小时都不一定批改完。
但是,朱元璋宁可加班都不愿意官员过度揽权,甚至长期通宵加班,也在这种亲力亲为的务实状态下,朱元璋开始一步步地实现中央集权,然后再到帝王集权,可以说,天下事务,官员们不一定记得清,但是朱元璋一定记得清。
朱元璋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缺乏安全感,这一点同样也是源于早期经历。在他夺得天下政权后,为避免天下再次大乱,朱元璋在吏治和军治上算是煞费空心了。
首先设立锦衣卫去监视天下官员,不论官职多小,总会有锦衣卫时时刻刻地盯着你,但凡有一点谋反之心,朱元璋是不会心慈手软;另外就是一步步地遏制官员权力,特别是武官的权力;他设立了“以文制武”的军事体系,和“以武制文”的文官体系,在削弱武官的权力下,让文官、武官相互制约。
朱元璋对军队的管理十分的看重,他建立大明帝国后,一步步地清除掉功臣的原因,这些功臣居功自傲,并且手握兵权会产生别的念头。所以,在军队中,朱元璋也是通过各种方式监视和分权,在清理掉功臣后,朱元璋派遣下去的将领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心腹,或者是派几人共管一军。
而在边关防务上,朱元璋也懂得,边将专权太大的典故,于是秉承老朱家的子孙一条心的原则,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都给派到边关去镇守,这就是藩王模式(朱元璋显然忘记了西汉的“七国之乱”以及唐末的“藩镇割据”)。
综上所述,朱元璋的安全感是极低的,他认为,只有把所有权力集皇帝一身,才能够真正的让自己心安理得。
朱元璋的功过,虽然同样突兀,但是,这也表明了一个农民天子,对待治理天下的另一种方式。另外朱元璋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和策略,大多数都是借鉴前朝和汲取前朝的错误,最终所形成的一套治国模式。
而为了达到控制官员,朱元璋也创新建立了锦衣卫这种组织,后来的,蓝玉案、胡惟庸案的爆发,就归功于锦衣卫的功劳,不过,后来朱元璋也感觉到锦衣卫权势过大,最终朱元璋也痛下决心废掉了锦衣卫这个机构。
总的来讲,朱元璋性格特点鲜明,与他的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有关,他的人生经验和生存经验告诉他,要想使得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有志气和狠气。
- 本文分类:知识大全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4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27 16:16:22
- 本文链接:http://www.liekang.com/285953.html
- 上一篇 > 回族人忌吃什么 ?清真食品是指什么意思?
- 下一篇 >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身世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