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将宝石放在加热设备中。模拟无限接近自然环境的加热条件对宝石进行加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及净度等特征得到长期稳定的改善“不过因为这种优化方式对宝石颜色改变极小且风险极高”一般的宝石从矿区出来之后都会进行加热优化。
对于宝石的“烧”,一众宝石爱好者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有人纠结得很,认为烧过的宝石属于经过处理,不能算天然;有人却并不在意,表示加热只是一种优化手段,让宝石变美便足矣。
那么,“有烧”和“无烧”的宝石,区别到底有多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什么是“烧”。
其实,宝石的自然形成就是一个“烧”的过程。除了钻石与橄榄石形成于地幔层,其他宝石矿物都形成于地壳层,它们在自然界深处经历高温高压的加热,最终才成为宝石。
但是,宝石们虽然经过大自然的“烧”,却并不一定都是完美无瑕的。而人们为了提高宝石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便使用“加热”的方式来对宝石们进行优化。
简单地说,所谓的“烧”,其实就是将宝石放在加热设备中,模拟无限接近自然环境的加热条件对宝石进行加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及净度等特征得到长期稳定的改善。
不过因为这种优化方式对宝石颜色改变极小且风险极高,所以要有一定价值的宝石才会被拿来“烧”。
“无烧”就很好理解了,是指纯天然、没有经过任何“微调和整形”的宝石的状态。
可能有人很好奇,宝石已经够美了,为什么还要烧呢?
事实上,天然宝石在形成过程中几乎都会有瑕疵,而大家都希望能够买到明艳动人、净透无暇的宝石。因此,为了最大限度迎合市场需求,只能想办法将宝石进行优化,“烧”就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通常来说,一般的宝石从矿区出来之后都会进行加热优化,除了当然也有例外——一种就是品质太差,根本不值得进行加热优化的宝石;另外一种就是已经十分完美的宝石,一颗品质无可挑剔的宝石是不需要进行任何优化处理的。
对宝石进行加热优化无非就是要达到两种结果:一是改变宝石的颜色,二是改变宝石内部包裹体对外观的影响。这其实和宝石在大自然中所经历的过程大致相同,只是时间不同罢了。
以红、蓝宝石为例:
红宝石加热可去除紫色,凸显出更纯正的红色。这一处理过程还能去除令宝石色调变浅、变浑浊的“丝状”内含物(分针状包裹体)。加热还可致使丝状内含物再结晶,使其特征更突出,令宝石散发更闪耀的星芒(星光效应)。
蓝宝石加热可以增强,或者甚至激发蓝宝石的蓝色。加热还能去除“丝状”内含物,有助于提高这种材料的透明度。与红宝石一样,烧过的蓝宝石可致使丝状内含物再结晶,呈现星光效应。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加热优化≠处理!
宝石处理是指通过酸洗、注胶等方法改变宝石内部的元素,使宝石更加漂亮;甚至可以造假,通过现代的方法,可以把一颗水晶变成一颗红宝石,但这些方法处理过的宝石大多对身体是有害的。
而宝石的加热优化不改变宝石的内部元素,也不添加其他元素,只是采用物理的方法改变其外观,经过这种优化的宝石没有任何害处。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加热(即热处理)是宝石优化方式的一种,在普通的国检证书上不作明确标识。
再者,适当的加热优化其实对宝石是有利的。买宝石时,“有烧”和“无烧”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实际上,买宝石和买钻石关注点差不多,最主要是看净度,颜色,切工和大小。如果一颗宝石颜色很漂亮,净度很高,例如红宝石中的鸽血红、蓝宝石中的矢车菊或是皇家蓝,再加上完美的切割和合适的大小,那不管是“有烧”还是“无烧”,这颗宝石就值得买。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不会再纠结“宝石买烧还是无烧”了吧?
如果还是只钟情无烧宝石,却又不知道如何分辨,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判断宝石“有烧”与“无烧”:
1 颜 色
经过优化的宝石颜色色调发生改变,比如说把本来淡黄色或粉红色,烧成深黄、深棕、黄色、金黄色;有些含乳状、丝状的灰色原石(geuda)烧成蓝色;深蓝浅蓝也可以烧成纯正的蓝色。
2物 理 特 征
高温热处理后宝石的内含物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像针状包裹体变成断续状,气液包裹体爆裂,低熔点包裹体圆化,丝状金红石针消失等等。
3看 证 书
作为一个普通购买者,实在不能分辨,看证书就好了,若证书中的Comment一项或Treartment一项中写着H(Heated),就说明宝石是经过加热优化的。
本文地址: http://www.zengtui.com/post/1345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