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一、甲骨文介绍
1.介绍: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甲骨文
2.形成:甲骨文是清末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
二、金文介绍
1.介绍: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金文
2.形成: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专家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
解读:因此金文是甲骨文之后演变而来。
三、篆书
1.介绍:篆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汇也;豕者,象之形也。篆书,即象形性较强的书体;即隶书之前的字体。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篆书
2.形成:春秋战国时秦国曾使用籀文,后省改简化,逐渐演变为小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消除战国时代文字异形的现象,命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进一步整理小篆,使之成为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
3.代表人物:李斯是秦朝宰相、小篆鼻祖。作品仅有泰山会稽石刻存世。他做了秦相后,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
解读: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所以篆体是金文之后演变的。
四、隶书
1.介绍: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
2.形成: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解读:根据出土简牍,可以知道隶书上承篆书而成。
五、草书
1.介绍: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草书
2.形成: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到了唐代,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解读:草书由于字形太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隶书取代篆文那样,取代隶书而成为主要的字体。但草书也是继楷书之后的一种字体。
六、楷书
1.介绍: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现代社会普遍使用楷书,但未完全定型。
楷书
2.形成: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
3.魏碑: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
4.唐楷: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
解读: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所以楷书是继隶书之后演变而来,
七、行书
1.介绍: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书
2.形成: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东汉末年。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随着当代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行书创作的探索与创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呈现出多元激荡的繁荣景象。
解读:行书是继草书后的创新。
因此汉字的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八、代表人物
1.楷书代表之颜真卿:颜真卿是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楷书四大家”之一,与柳公权并称“颜柳”。《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
张芝
2.草书代表之张芝:张芝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代表作为《终年帖》。
3.行书代表之王羲之:行书代表作中最着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九、汉字演变的原因
1.书写工具改进:汉字形体的演变发展同书写工具的变化与改进是分不开的。甲骨文基本上是用刀契刻在龟甲兽骨版上,刀硬版实,后来,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更加适应写作要求的隶书、楷书、行书便应运而生。
汉字
2.汉字不断普及:刚开始是只有王公贵族会写字,后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学习并使用汉字,到现在普及汉字。所以,要想使更多人掌握汉字,就必须在不破坏汉字构形理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汉字的形体构造,从而使得汉字不断演进。
十、汉字的影响
1.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
2.汉字的影响远超国界,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