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并且所出石头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田黄石不仅产量低,而数百年来在挖掘早已殆尽。田黄石的形成所需的环境是极其苛刻的,那么田黄石是如何形成的?
田黄石形成的过程
1、石皮形成过程田黄石的母矿在生成时,由于地开石和辉锑矿原共生于低热矿液矿,而后辉锑矿在长期表生作用下,转化为锑的氧化物。自从田黄石由矿床分离埋藏水田中,这种锑的氧化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因地下水的作用,使石表染色形成石皮。同时,田黄石中所含的氧化铁也对自身浸润,促其形成特有的色泽变化,因此田黄石不仅有特有的石皮,而且其质地与寿山石的质地也是有区别的。
2、格纹形成过程田黄石是从山上母矿中分离出来的寿山石,从山巅经漫长的雨水和溪水冲击,沿沟溪经无数次滚落,最后流至田中,在这运动过程中,外表难免会受到损伤,出现一些裂纹。而这些裂纹在埋藏土壤里,受氧化铁渗透形成了特有的格纹、因此格与无菱角是田黄石重要的特征。
3、雕刻“度”“格”与“皮”是田黄石的重要特征,也是辨别真伪的依据之一,所以在加工时要注意适当保留。但是格纹过多、石皮过厚,毕竟会影响田黄石的品质,因此雕刻高手都巧妙地狩其加以利用,既保留它的特色,又可化弊为利。
田黄石的历史发展
和田玉石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它的价值并利用起来,但田黄石被发现、开发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明朝中期还没有被人认识,直到清朝康熙年间,田黄石才逐渐流行起来。
说起田黄石,被发现也真是偶然,根据古籍《闽杂记》记载,一位卖谷的老农,因为两头担子的轻重不一,挑起来特别费力,于是顺手拿了一块从田中挖出来的黄石头,放在轻的一边,平衡两边的重量。经过文学家曹学佺家门口时,被曹学佺发现并买回,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仅仅将它作为一块黄色的石头。
清朝是玉石的繁荣时期,也是玉器大量生产的顶峰时期,人们普遍喜爱寿山石,在《观石录》中对一户富裕商户家中的140余枚寿山石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大赞其美观,其中,“甘黄无瑕者”“黄如蒸栗”形容的恐怕就是田黄石。
大约在雍正年间,怡亲王允祥有雍正皇帝御赐的两枚硕大的田黄方章,也侧面看出田黄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乾隆年间,田黄石被乾隆皇帝称为“石中之王”,在祭天大典中,供上的就是田黄石,可见田黄石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直到今日,田黄石依然有着很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