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他的身份只是谋士,既不是淮西集团的勋贵,也非统兵一方的大将。按说这样的一个文人,对朱元璋的构成不成什么威胁。
但结局很清楚,刘伯温不仅受到了朱元璋的猜忌,而且还被毒死,这个中原因值得推敲。
刘伯温不得善终,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学问太好,上懂天文下懂地理,尤其擅长玄学;二是为人过于精明,把所有事情都看得透透的,这两条无疑都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先来说刘伯温的玄学
刘伯温投奔朱元璋的时候,老朱还未称王,不过是韩林儿手下的一员大将,这个时候老朱也没有想过要称帝,但自从刘伯温归附他以后,野心逐渐膨胀。
当时,天下称王的人有好几个,除了韩林儿,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朱元璋随着势力的不断增强,也萌生了称王之心,只是他心中一直没有底。
最让他吃不准的有两条:一是他命中是否有“龙象”;二是称王的***时机。
正当朱元璋犹豫不定的时候,刘伯温说他是真命天子,理当称王。老朱是苦出身,对卜卦、推命一类的象纬之学深信不疑,刘伯温说他是真命天子,正中下怀。
很快老朱自称吴王,不久又正式称帝,可以说朱元璋的皇帝梦是刘伯温一手促成的。换言之,在朱元璋的印象中,刘伯温就是代表天意。
老朱称王不久,便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一次大战,这一仗对双方来说都是事关命运的。如果朱元璋失败,就会失去***皇位的机会。
鄱阳湖战役中,刘伯温始终与朱元璋在同一条战船上,须臾不离左右。
战役的第三天,朱元璋正在船上督战,坐在他身边的刘伯温赶紧起身,拽着朱元璋的衣服,让他赶紧弃船。朱元璋也来不及细问,就跟着他下了撤到另外一艘战船上。
朱元璋刚刚撤离,只见一发炮弹击中先前的战船,顿时就是一片火海。老朱大惊,心中十分感激刘伯温的救命之恩。
事后,朱元璋询问刘伯温何以未卜先知,料定炮弹会击中战船。刘伯温一脸深奥,说按照五行学说,朱元璋为金命,陈友谅为木命。
这一天他算准了,刚好是金木相犯即金克木之日,选择这一天决战,陈友谅必败,但朱元璋也必有一劫。
听过刘伯温这么一说,朱元璋高兴之余却又心生敬畏,刘伯温竟然能懂得这一套玄学,自己的命运似乎就在他的手里掌握着。
不过眼前正是刘伯温大施拳脚之时,老朱倒也没有过多的猜忌,但当上皇帝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堂堂的大明天子,是***不允许任何人掌控他的命运的。
其次是刘伯温精明过头
朱元璋称帝后,对刘伯温不温不火,第一次大封功臣时,刘伯温仅仅封了个伯爵,比起李善长、徐达等人相差太多。
这是朱元璋有意打压刘伯温,不能让他身居高位,权力中枢之地也断然不能交给刘伯温。事实上,开国以后,刘伯温的身份依然是高级顾问,有事的时候问问计策,没事的时候就一边待着去。
朱元璋当皇帝后,猜忌心日重,尤其防范那些跟随他多年的淮西旧部。至于淮西集团的头子李善长,朱元璋更是越看越不顺眼,琢磨着要撤掉他的丞相之位。
朱元璋召来刘伯温,就撤销李善长丞相职务一事问计于他。刘伯温当即表示了反对,说李善长资历老,又练达能调和诸位大将及勋旧的矛盾。
但朱元璋心意已决,李善长非换不可,并针对新的宰相人选征求刘伯温的意见。
朱元璋提出的第一个人选是杨宪,刘伯温对杨宪很了解,私交也不错。但他认为杨宪这个人虽有才华,但没有气量,喜欢与人计较,不能做到心如止水,非宰相的合适人选。
朱元璋不语,又提出了第二个人选汪广洋。刘伯温认为汪广洋资历虽有,但论才华还不及杨宪,且心胸狭隘,也非宰相人选。
朱元璋脸上略有不快但也没有发作,于是便又提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刘伯温的态度十分鲜明,说用胡惟庸做宰相,就好比是用腐朽的木头做车辕,这样的车谁敢坐呢?
朱元璋几个人选都被刘伯温给否定了,终于有点忍耐不住,对着刘伯温说我选的宰相没有一个比得上你,不如你来做这个宰相好了。
刘伯温听后有些恐惧,知道自己犯了忌讳,便说自己毛病太多,又耐不得细繁,若当了宰相,必定会辜负皇上的大恩。但方才所说的三个人,是万万不能当宰相的。
刘伯温这次面圣,应该是不合老朱心意的。这次密谈之后,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依然受到了重用,但这三个人先后被朱元璋诛除。事后,老朱也深刻反省,认为刘伯温识人更高一筹。
按说朱元璋吃了这次亏,理应更信任刘伯温,但事与愿违,朱元璋对他反而戒心更重。这样一个把什么都看透的人,留在自己的身边该是多么可怕。
刘伯温为官清廉,这是朱元璋欣赏的地方,但他学问太好不容易驾驭,加上他为人又过于精明,既不被官场所喜,又遭至朱元璋的猜忌,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毕竟朱元璋不是汉高祖,刘伯温也不可能像张良那样可以飘逸而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hangza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