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孙耀庭突然决定要去当太监,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只有拥有了权利,才能光宗耀祖,那个年代,穷苦人家翻身比登天还难,当太监是他能想到的***出路。
因为家里穷,拿不出钱打点净身的师傅,所以孙耀庭的“净身”是由父亲亲自操刀解决,10岁的孙耀庭根本不命白“命根子”对于自己来讲有什么意义,父亲下刀那一刻尽管疼的撕心裂肺,但孙耀庭却觉得一切都值得。
就在孙耀庭以为自己即将带领整个家族翻身之时,宫里却传出来一个噩耗,皇帝退位了!
抉择
孙耀庭出生于1902年,祖籍天津市静海区,家里四个兄弟,孙耀庭排行老二。
晚清时期,老百姓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孙耀庭的父亲给一位私塾老师家种地,母亲在老师家当下人煮饭,那个时候,家里虽然贫穷,但好在不愁吃穿,已经好过许多人了。
原本日子这么过下去也算平淡幸福,但好景不长,村里的恶霸看上了孙家的几亩地,勾结当地官府,伪造了一些文件,强行征收了孙家的土地。
起初孙孙耀庭的父亲还试图与这些人讲道理,但他不但没能拿回自己的土地,还换来了一顿毒打。
为了彻底解决孙家这个麻烦,恶霸还伪造了一场火灾,嫁祸给孙父,将其下了大狱。
孙耀庭的哥哥为了解救父亲,四处散播恶霸的恶行,企图将事情闹大,引起当官的重视,但可笑的是,不久之后,他也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下了狱。
孙耀庭的母亲是个清醒明白的人,她知道自己是斗不过那些恶霸的,所以连夜带着几个小儿子离开了天津。
孙耀庭随着母亲离开天津不久便听说,父亲和哥哥都被释放了,但当时他们远在异乡,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团聚。
或许是因为读过书的原因,当时年仅十岁的孙耀庭已经十分懂事了,明白了一个男人的担当,他看得很清楚,要想保护好自己的家人,他得拥有权利。
像他这样的穷苦人家,没有背景,没有实力,想要出人头地只能用一些“特殊方式”。
孙耀庭想起了“小德张”。
几年前,孙耀庭同村的太监“小德张”回村探亲,那个阵仗,比之当地知府的排场还要大。
小德张当时可是慈溪太后身边的红人,徒弟都好几个,看着小德张的徒弟对其前呼后拥的,当主子一样伺候,孙耀庭羡慕的不得了。
最令孙耀庭羡慕的还是那天吃的几个肉包子,要知道当时整个村了大部分人连饭都吃不饱,可小德张却随随便便地就请大家吃了几顿包子,一点也不心疼钱。
据说小德张小的时候家里也穷的吃不上饭,他的父母一咬牙,亲自给小德张净了身,然后送进宫当太监。
小德张也是幸运的,因为长得白白净净,做事利索,被慈禧看上了,一直留在身边做事,尤其是近几年,小德张成为了慈禧的贴身太监,在宫里都能横着走路,连很多大臣要见慈禧都要经过小德张的提前报备。
拥有了一点小权利后,油水便也源源不断,小德张凭借一己之力让整个家族都过上了好日子。
那个时候孙耀庭便对其羡慕的不得了,如今家里出了这么多的变故,他思来想去还是因为手上没有权利的缘故,所以痛定思痛,他决定要当太监,并且还要当皇帝身边最红的太监。
孙耀庭的父母得知他的这个想法最初也是反对的,但耐不住孙耀庭的坚持,最终还是同意了,并且孙耀庭的净身还是由其父亲亲自操刀的。
事实上那个年代因为卫生条件不完善,有很多人都死于私下净身,孙耀庭也明白,父亲下刀之前孙耀庭对父母说:“如果我不幸走了,不要为我难过!”
孙耀庭是幸运的,他挺过来了,熬过了最艰辛的前三天,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三天之后,他得到消息,皇帝溥仪写下了退位诏书!
皇帝都没了,太监又何去何从?
命运
皇帝没了,宫里也不需要太监了,孙耀庭只能继续留在家里,净身带来的后遗症很快就显露出来。
孙耀庭干不了重活,上厕所也成了每天极其痛苦的事情,像一个正常男人一样生活肯定是不行了,好在父亲帮工的私塾先生得知了他的事情,将孙耀庭免费接到私塾上学。
或许是急于给自己谋一个生路,孙耀庭在读书这方面很快显露了天赋,书本上那些晦涩的诗词歌赋他总能做到过目不忘,他的字也写得娟秀干净,常常得到私塾先生的夸赞。
原本私塾的先生有意收他为徒弟,教他医术,将来也好有一门吃饭的技术,可孙耀庭有自己的想法,他对紫禁城还有念想,希望有一天皇族复辟,再去皇帝身边当大太监,光耀门楣。
孙耀庭15岁的时候,终于等来了去北京的机会,当时他父亲联系到了北京的一个远房亲戚,得知载涛贝勒的醇亲***需要太监,于是赶忙将孙耀庭送了过去。
因为孙耀庭读过书,还算知书达理,很受载涛喜欢,常常将其带在身边,帮自己读书研磨,载涛还给孙耀庭取了个名字“顺寿”,寓意“一生顺遂、安康长寿”。
这个皇族的修养和气度让孙耀庭再一次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当年所受的那些苦都是值得的。
只可惜孙耀庭只在醇亲***做了一年,便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离开了,他又回到了家乡,后通过相识的太监介绍进了紫禁城。
孙耀庭在紫禁城伺候的第一个人靠谱任德祥,当时任德祥不过是一个副督领,在他身边完全实现不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为了向上爬,孙耀庭四处巴结当时得力的太监,手中的那点碎银子都用来孝敬他们了。
孙耀庭的付出是值得的,在得力太监的帮扶下,他在端康皇太妃面前露了一次脸,并且得到了皇太妃的喜欢,将其放进了戏班子,得知孙耀庭认字,皇太妃还常常招他前来读报纸或者书籍。
若是能一直在皇太妃面前侍候倒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孙耀庭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皇帝退位之后,威仪不再,许多胆大的宫女太监都觉得他是一个纸老虎,在其看不见的地方四处偷拿***物品。
有一次一个太监趁夜偷盗时,不小心打翻了烛台,引起了一场重大火灾,那一场大火***毁了许多珍贵物品。
事后溥仪大怒,下令赶走所有的太监,孙耀庭也再次失去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但好在他出宫不久之后,端康皇太妃觉得身边人手不够,于是又想起了那个会读报纸,会唱戏的孙耀庭。
孙耀庭当时高兴坏了,赶紧收拾好了东西进宫去,但更让他高兴的还在后面,溥仪当时和皇后在闹别扭,正当溥仪不知道如何解开两人的心结之时,他得知端康皇太妃叫回了一个能识文断字且还会唱戏的奴才,溥仪当时就叫人将孙耀庭带了过来。
孙耀庭按照皇帝要求在皇后面前唱了一场,那一场他扮的是一个丑角,逗得皇后捧腹大笑,从此便留在的皇后身边,成为了贴身太监。
终于混成了帝后身边的红人,但孙耀庭的荣耀却远不及当年的“小德张”,这是因为如今的皇帝也远不及当年的光绪皇帝。
孙耀庭回忆,在皇后身边的日子比在端康皇太妃身边更好,因为皇后性情极其温厚,待下人也很和善,从不打骂。
但尽管是如此,所有伺候的人也是十分谨慎的,在皇后面前,孙耀庭从来不敢抬眼,因为直视皇后是大不敬。
皇后后来学会了抽大烟,孙耀庭伺候皇后抽烟的时候也一直是跪着,即使是皇后抽烟抽睡着了,他也不敢随意起身。
最难的是伺候皇后洗澡,在宫里,太监虽然不算是男人,但也是不能近身伺候妃子们洗澡的,孙耀庭只能抬抬水,拿拿衣服,干点外围的活,即使是皇后有事儿召入,他也只能双眼一直盯着地面走路,如果一不小心抬了眼,那极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
回忆那些日子,即使是充满了危机,孙耀庭也觉得是幸福的,这种夹缝中求荣耀的生活很适合他。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冯玉祥政变。
皇帝和皇后被赶出了紫禁城,皇帝皇后出逃是没有办法带上太多人的,除了必要的人手,其余的全部都被遣散了,孙耀庭作为贴身太监幸运地一直跟着皇后颠沛流离,生活至少还有点保障。
后来帝后定居在天津,在天津的日子孙耀庭过的不是很如意,皇帝和皇后的关系从那个时候起有了变化,两人关系不好,受苦的就是下人。
孙耀庭等一干下人成为了主子的出气筒,动辄打骂。
后来孙耀庭换上了肺病,因为皇帝身体一直不太好,怕被他传染,所以将孙耀庭赶回了北京,至此孙耀庭飞黄腾达的念想彻底幻灭。
历史
在北京没有待多久,孙耀庭就回了老家,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身无分文的孙耀庭靠着家里的兄弟接济度日。
最终他还是没有能光耀门楣,尽管他也是伺候过帝后的人,但在老家,他没有得到当年“小德张”的荣耀,反而常常被人指指点点,说他没有用,也没有个后人。
孙耀庭受不了那些流言蜚语,没待多久又回到了北京,住到了兴隆寺,之所以住在兴隆寺,是因为这里有一群跟他一样的人,那些从宫里出来的太监都在这里养老,在这里孙耀庭感觉到了平等,感觉到了互帮互助的温暖。
确实,他们都是一群社会的边缘人物,既然外界给不了他们温暖,那就只能抱在一起取暖了。
当时有几个太监在宫里还属于比较得脸的,在宫里存下不少钱财,他们用这些钱购置了一些房屋和土地,然后再将这些房屋和土地租给别人,这样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可想象是美好的,兴隆寺总共住了40来个太监,要养活这40多个人,这点点钱还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后期,他们买下的房屋逐渐老旧,而手里又没有多余的钱去修缮,导致租户越来越少。
为此,孙耀庭等人不得不组织一部分身体还算硬朗的太监,出门捡一些废品倒卖。
说起改善生活,那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了,每每说起这段故事,孙耀庭的眼里都含着泪花:“毛***想得周到啊,还想着我们这些没有用的人,那个时候我每个月还能领到16块钱的生活费,每顿都能吃到大白面……”
后来**还给孙耀庭安排了一份工作,让其负责寺庙的管理工作,因为他识文断字,还为寺庙管理过香火钱。
这份工作对于孙耀庭来说,可比伺候皇帝皇后体面安逸多了,至少旁人都是尊敬自己的,自己所得的薪水也足够生活。
文化大革命之后,孙耀庭又搬进了广化寺,那个时候孙耀庭已经70多岁,身体不是很利索了,只能在寺庙做些写写画画的工作。
孙耀庭晚年时期,生平事迹被曝光后,引起了各界关注,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人们会对自己的过往那么的感兴趣,前来采访的人一波接一波。
高峰时期,要见孙耀庭竟然还要提前预约。
这些人里面,有人是想来看热闹,看看太监是什么模样,也有人是正儿八经地想要在孙耀庭身上了解一些过去的历史,一般接待后者,孙耀庭都是极其耐心的。
他最新中国始终怀着感恩之情,孙耀庭称,他真正觉得生活有意义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当人没有了阶级等级之分,人人都能挺直腰杆的时候,才有时间去享受生活。
过往那些伺候人的日子虽然看似荣耀,但实际上是心惊胆战的,随时都得小心自己的小命。
有人曾问孙耀庭,有没有后悔“净身”这件事,孙耀庭笑笑称:“说不后悔那肯定是假的,年轻的时候不得志时后悔过,但现在不后悔了,我见过清朝最难的时期老百姓所过的日子,我见过皇宫里的奢华生活,我见过皇帝皇后的兴衰荣辱,我见过朝代更替,我也见过人民是怎样一点一点地挺直腰杆……我见过太多了,如果当初我没有进宫,我可能见不到这么多,也不可能坐在这里跟你讲话。”
后来孙耀庭写下了一副大字“国正天顺心,官清民自安”,这便是他活了一生所感悟到的真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hangza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