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由来(中国母亲节的由来)
现在在中国,母亲节通常指的是设立在五月第二个周日的国际母亲节,但实际上我们本土也有母亲节,那么中国母亲节来历是什么呢?
中国最早的母亲节
中国最早的母亲节是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传说这一天是人类始祖、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生日,在这一天百姓皆往女娲庙烧香拜祭。
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之作《诗经》中也有“焉得谖(xuān)草,言树之背”的记载,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可见我国古代也是有纪念母亲的节日的,就像康乃馨是国际母亲节的代表一样,萱草在我国也代表着母亲花。
中国本土的母亲节
早期的母亲节就像西方拜祭众神之母一样,属于女神崇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感恩、纪念母亲,中国本土的母亲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盂兰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
合起来的“盂兰盆”,是一种传说中超度祖先的仪式,也是一个关于中国母亲节来历的故事:《佛说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莲看到死去的母亲在饿鬼道受饥饿折磨,处在一个倒悬的空间,瘦的皮包骨头。
作为一个孝子,怎堪老母受苦,于是他立即以钵盛饭,借神通力量送给母亲吃,但其母抓饭,刚送到嘴边就化成火炭,不能食用。
目莲求助于佛祖,佛祖让目莲在七月十五这天设盂兰盆,备百味饮食供养四方僧众,最终目莲的母亲得到超度。盂兰盆节后来也逐渐成为风俗,朝廷和民间都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活动,成为国事大典和民间的孝亲节,以超度祖宗,报答祖德。
因此,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母亲节”。
后来,盂兰盆节才逐渐从孝亲节转变为鬼节。
中华母亲节的设立倡议
盂兰盆节的性质转变后,就再也没有类似的孝亲节了,直到美国母亲节传至中国受到热捧,才有部分人发出倡议,以孟母为代表,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设为中华母亲节。
这是因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人知,而孟母仉(zhǎng)氏的生日已不可考证,于是将孟子的生日四月初二设为母亲节,这个提议首次在2006年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被提出,然而并未实现。
如何庆祝中国式母亲节
母亲节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古代也有母亲节,如果不想随大流送母亲一支康乃馨就了事,也可以选择像古人一样,过一个中国式的母亲节:
1、送萱草
萱草又称忘忧草,以前,古人出门远游,会在庭院裁种萱草,期冀能减轻母亲的思念之情,萱堂也成为母亲的代称。
2、唱一次四郎探母
“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眼睁睁高堂母难得相见,儿的老娘啊!”将暗藏心底的话语借由激昂的旋律唱将出来,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不言自明。
3、吃“大餐”
新上市的蟠桃、有益身心的菊花酒、寓意健康长寿的素汤面、寓意孝顺、年年有余的鲤鱼羹都是适合在母亲节与母亲共同享用的亲情大餐。
当然,庆祝母亲节最重要的还是常回家看看,多陪在母亲的身边,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来源 | 慧德心德家和书院 心德家和书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www.zengtui.com)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57353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