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取消公摊?重庆已试了21年(明年公摊面积会取消吗)
在房地产市场中,“公摊”已成为公众的一大痛点,近年来屡屡上热搜。近日,合肥市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了十条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举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二条——取消公摊,将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新颖的举措,在重庆市已经试行了21年,并且香港早在2013年就已全面取消公摊计价方法。
那么,“公摊”到底是什么呢?通俗地讲,公摊面积就是购房者买房所共享的公共部分,如电梯井、楼道、管道井、变电室、公共门厅等,这些面积是由整栋建筑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等计算出来的。在购房预售中,公摊面积常常难以真实透明地计算,导致购房者无从下手,对不同楼盘之间的比较也存在困难。
取消公摊的举措实际上是一种以套内实际使用面积为计量标准,以消费者实际购买的为计价标准的计算方式。重庆市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试行,目前开发商通常会提供两种价格标准,即套内面积单价和建筑面积单价,两种单价的房屋总价不变,而套内面积单价高于建筑面积单价。不过,为了吸引购房者,中介倾向于用建筑面积单价标价。
相比之下,香港采用的是“套内实际使用面积”计价,这种计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因公摊面积含混而出现的“发水楼”,也就是购房者实际使用面积不符合购买时的承诺。香港取消公摊是在2013年,这是香港地产市场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改变了开发商的计价方式,也解决了公众对购房面积的疑虑和不满,同时也促进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过,取消公摊的举措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计价方式转换,而应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个工程还应包括围绕套内实际使用面积的一系列税费政策及配套制度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开发商和中介在计价上的钻空子。
总之,合肥市的“取消公摊”举措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次有益尝试,但是具体实施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在“取消公摊”之前,政府应该加大对住宅建筑面积规划的调控和监管力度,同时完善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和大力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一种互利共赢的目标,让消费者放心买房,也让开发商获得稳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