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图五脏六腑肾的位置(中医如何知道人五脏六腑的)
在中医和西医的比较方面,二者的一大区别就是学术研究的早晚。我国的中医虽然历史更加悠久,但是有些研究却比西医更晚。例如解剖学,古代中国人认为解剖尸体是大不敬,所以中医研究解剖学也比西医晚了千年。
那么中医在没有解剖学理论的情况下,是如何知道人的五脏六腑的呢?其实,经络是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经络的学说也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中医是通过经络来感知各个器官的功能性,再来对五脏六腑进行研究,进而形成治病救人的理论和方法。
01古代没有成型的解剖学,《黄帝内经》起到关键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医学中并没有像西医那样发达的解剖学理论,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医感知五脏六腑。实际上,古代人们很早就知道人体五脏六腑的名称、功能和位置,夏朝、商朝等奴隶制社会时期,当时人们还在使用甲骨文,甲骨文是象形文字。
但是字的形状能够体现实物的形状,比如“儿”、“孕”等文字都是最好的证明,这也间接证明了当时的人对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已经了如指掌。那么中医是何时开始知道人有五脏六腑的呢?
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这是我国中医最早的理论著作,在这部书中,五脏六腑的名字得以出现,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吕氏春秋》一书中也有“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的记载,既然当时已经有了“五脏六腑”的名号,中医能够感知五脏六腑也就成了预料之中的事实。
02经络是五脏六腑联系的通道,中医通过经络感知五脏六腑
那么在没有成熟的解剖学理论的情况下,中医是如何感知五脏六腑的变化情况,进而对症下药的呢?中医历来讲究望闻问切,实际上,这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经络。
提到经络,人们大多数想到的是把脉、中医按摩等常规操作。其实,经络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它贯穿人的全身,是连接五脏六腑的通道。《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心肝脾肺肾协同合作的系统,而链接这一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就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可以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人体各个器官,交换各个细胞群的体液和组织液,维护人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平衡。由此可见,经络在人体的存在感无处不在,重要性非同一般。
通过人的尸体,古代的中医学研究者可以用肉眼看到人身体内五脏六腑的位置和连接情况,再通过中医把脉来进行诊断。把脉时通过经络的传递信息作用来感知脉象,将不同的脉象和不同的症状相结合,再汇总患者对应的受损失的器官,得出种种医学结论,进而形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古代中医虽然没有西医那样先进的仪器,无法建立完整的解剖学理论,但古代人对医学的求知欲是经久不衰的。他们通过对经络的感知和大量的医学实践观察,既能够很好地了解五脏六腑的位置和功能。
也因此能够在人体患病时利用中医理论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对医学的研究水平更是值得后人称赞,或许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zeng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