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雨村贯穿全书,虽不是中心人物,却描写了一个真实的古代文人的为官之路。
他姓贾名化,谓为假话。字时飞,就是一心盼着当官,“装在奁内待时飞。”别号雨村,假语存。
他第一次做官被革职,说他“生性狡猾”,我初时不以为意,后来细读,觉得真是这样。
你看他住过的地方。
他家道败落,呆在家乡没出路,初时进京求取功名,暂居葫芦庙,卖文写字为生。葫芦庙隔壁,住着一个望族,甄士隐。出门就能看见。最后帮了他。
罢官后到了金陵,他的学生是甄宝玉。甄家家世显贵,富而好礼,与四大家族都有往来。因为甄家老祖母“每因孙辱师责子”,所以辞职不干了。
甄宝玉之后,他又成为林黛玉的老师。黛玉之父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现已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林家也是出身侯门。林如海之祖,袭过列侯,也是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
真是“良禽择木而栖”啊!没有一个地方是白住的!也没有一个地方是随便住的。
在葫芦庙,他穷得连赶考的路费都没有,得甄士隐帮助,上京赶考,一举高中。
罢官后到了林家,经林如海推荐,贾政帮忙,便“轻轻某了一个复职候缺”,打入官场。
这难道都是碰巧?没有一丝智慧在里面?有没有投机取巧的成分在?我觉得,这就是书里说他“狡猾”的地方。
他这人,长得仪表堂堂,器宇轩昂,又有真才实学,见了的人都觉得他迟早会有大出息,大作为,所以甄士隐和贾政才会帮他,娇杏也会回头看他。
还是个穷书生时,他也是心怀大志,想要报效国家,干一番事业:“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志向还蛮大。
可是做了官,他第一件事,就是娶老婆,再娶小老婆。书中第一回便交待得清楚,他在葫芦庙住时:“这贾雨村原系湖州(胡诌)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娶娇杏时,他已经有了正妻,可见有可能就像唐僧的爸爸一样,一当上官,就有富贵人家把女儿嫁了他。可是他不爱这个女人,一心记挂着他的“巨眼英雄”,到任上第一天,就把娇杏找见收做了二房,气死了原配夫人。
好多人熟悉贾雨村,都是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开始。有的人觉得,雨村是被葫芦庙里那门子教坏了,如果不遇到门子,雨村就是个清官。其实非也。依雨村的智商,能被一个门子牵着鼻子走?他只是顺风使舵,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一开始他也许是想做一个清官,可是他经历了一次罢黜,就变了。
当然,也许是贾政给他下套了,要不然怎么那么巧,他复职刚好补的是应天府的缺,一上手接到的就是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的案子。
他怎么做?要么是重新被罢官,要么昧着良心做。他就昧着良心做了。说的好好的,要把英莲找见送到甄家娘子手里去,结果他没找,人家孩子自己撞到他面前来了,只要他秉公办理,就能救下英莲,甄家娘子就能和女儿团聚,可是贾雨村却昧着良心,只判了拐子,没有判薛蟠,把英莲重新推入火坑。
他这一回,是铁了心要当贪官污吏。如果说,以前违心判案他还会良心不安,经过甄士隐女儿这一案,破罐子破摔,以后他草菅人命就安之若素了。
他不是突然的蜕变,也不是一朝的学坏,一切都是他的天性使然。
在葫芦庙里,他一贫如洗,考学没有路费,甄士隐知道后,当即送了他五十两白银、两套冬衣——当时才是中秋节,冬衣都为他备好了,可见甄士隐对他确实好。甄士隐说:“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唔,岂非大快之事耶!”可能还想着临走时要为贾雨村饯行。
结果一觉睡醒来贾雨村就已经走了。只留下话与和尚转达甄士隐:“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他非但临走前没有跟甄士隐告别,就算甄士隐想跟他告别都没有机会。
他就那么急,一刻都不能耽误?连给甄士隐写张字条都没时间?
假如甄士隐第二天,或者过几天再给他银子,他是不是得过几天再走?
他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可以理解为洒脱;“总以事理为要”,不过是把功名利禄当先,所以顾不得去当面告辞。“玉在椟中”,“钗于奁内”,他想当官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多么的迫不及待!
他读书就是为了“求取功名,再整基业”,淡泊名利都是假,游山玩水都是假。
什么心怀社稷、心怀天下、心怀百姓,在他这里没有,《红楼梦》里说的是大大的实话,贾雨村“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其实是挂念着名利,心怀功名,时时琢磨着怎么进朝廷去当官。
可惜他忙忙碌碌,绞尽脑汁,一心往上爬,最终却是“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 本文分类:知识大全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65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29 21:24:22
- 本文链接:http://www.liekang.com/286502.html
- 上一篇 > 山西省会,太原:为什么发展一片迷茫?
- 下一篇 > 干锅碟鱼头家常做法分享,快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