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道出了老师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天就让我们开启“时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师的礼仪和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事。
“举手提问”古时已有
拜师,是古代新生入学礼的必要环节。据《礼记》记载,新生进入学堂,首先要双膝跪地叩拜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向老师叩拜,并赠送带有寓意的芹菜、桂圆等束脩(古时学生送给教师的酬礼)六礼。
到了唐代,拜师礼被归入国家官方礼仪典制。在清代,国子监学生初见老师要“自东阶升堂”。因为在古礼中,东阶为下为卑,西阶为上为尊,并且还需行“三揖礼”。
除了拜师礼,古人在日常学习中也十分讲究敬师的礼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学生守则”——《弟子职》规定:在课堂上,“若有所疑,奉手问之”;若在路上相遇,学生也需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再前行。
“教师节”可追溯到汉代
在古时,我国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时,“学校”的实体已经产生了,并且每个学校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老师。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若是处在郡国,则称为“学”;若是处在一个县或者一个侯国里,则称为“校”。
古代“教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孔子。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记载:汉、晋时期,每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祭拜孔庙,还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统一宴请。
唐宋时期,不仅沿袭了祭祀孔子的礼俗,各地还会从学校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获“优秀”称号的教师,会得到奖赏和激励。
到了清代,在孔子诞辰日这天,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朝廷还会给各个书院、学府教师“加薪”,成绩卓著者还能“升职”,最高被授予八品职衔。据《帝京岁时纪胜》载,北京民间在当天“禁止屠宰,祭文庙,各书室设供,师生瞻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古代教师从业也要考试
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但到东汉时期,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最高学府太学里的教师均由博士担任,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有点类似如今教育部主持的考试)。当时,经学名流才有任职资格,而且,对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年龄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曾教过学生50名以上,年龄不小于50岁。
隋唐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官学制度。官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既有小学,也有大学;既有综合性学校,也有专科学校。当然,教学管理和要求也更规范更严格了,对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
唐代对包括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在内的学官,同其他官员一样,均要定期“考课”,一般每年一小考,三至五年一大考。考核内容分业务、品德及教学效果等,考核结果分为九等。
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实施的“教官试”制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文献通考·学校七》称,由于考试过严,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全国州、县的教授“只五十三员”,“盖重师儒之官,不肯轻授滥设故也”。
古代也有博士和教授?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其实,除了“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么,有些在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称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样的意思吗?
到了清代,孔子诞辰祭典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成绩最为卓著的教师在这天会被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