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文化?请不要再误解酒文化

正确看待饮酒与社交,别再因为那些错误的观念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的身体健康了。此外,过量饮酒伤身,要讲究适度,适量,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关于酒与酒文化:第一,酒文化不等于酒桌文化。第二,社交礼仪你应该有,但请正确认识什么是酒文化,什么是文化礼仪。第三,劝人饮酒、甚至强迫他人…

正确看待饮酒与社交,别再因为那些错误的观念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的身体健康了。此外,过量饮酒伤身,要讲究适度,适量,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关于酒与酒文化:

第一,酒文化不等于酒桌文化。

第二,社交礼仪你应该有,但请正确认识什么是酒文化,什么是文化礼仪。

第三,劝人饮酒、甚至强迫他人喝酒,喝了就是给面子,喝的多就是有面子的想法是错误的,请认识到这一点并勇敢的拒绝那些强迫你喝酒的人。

01 酒文化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酒,作为自古中国就已经出现的产物,逐渐衍生出自身的独特文化。酒德、酒礼等等。具体可查阅相关资料。酒文化不是所谓的社交中的酒桌文化。

02 酒桌文化

说实话,我不知道能不能将之称为酒桌文化。我认为与其称之为文化,不如礼仪更为贴切。因为我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都是在酒桌上的喝酒规则。小辈分儿的要敬酒,要尊重老者等等。酒桌礼仪,为何不直接说餐饮礼仪或者饮食礼仪?学习社交礼仪是提高我们的教养,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这无论是在酒桌上,还是餐桌上,都是应该有的,礼仪,是一个人教养的体现。

酒畸形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陋习,但诸如此类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诚然,数千年来的“酒文化”值得继承和发扬,但我们更应该继承的是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精神内核,一种“小酌慢品”的生活情趣,一份不加掩饰的率性真情,而不是在酒桌上皱着眉头,灌下一杯又一杯红色、白色或黄色的液体。

03 酒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核心

— 仁、义、礼、智、信。

仁者,爱人也。”霍去病倒酒于泉,与众将士痛饮,酒是爱兵如子的“仁”;

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桃园三结义,酒是千古传唱的“义”;

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酒是万世师表孔子提倡的“礼”;

一壶解遣三军醉,不比夫差酒作池,酒是勾践卧薪尝胆十年之久的“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头,酒是荆轲一诺千金的“信”。

中国古典传统名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义薄云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痛快淋漓,酒的存在让一百单八将血肉鲜活。《三国演义》中,酒更不可缺少,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张飞怒鞭督邮、周瑜斗蒋干……一篇篇都离不开酒。《红楼梦》中凡有情处必有酒,尤其众才女以酒斗智,令全书酒香情浓。

在中国古代,喝酒是一件雅事,不但讲究饮酒对象,甚至讲究饮酒地点乃至醉酒地点的,尤其是在知识精英层面,对于饮酒的礼仪十分重视。譬如在吴斌的《酒政》就曾表示,饮酒对象应是“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饮酒地点是“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涧、平畴、荷亭”,饮酒季节则是“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吴斌《酒政》)。袁宏道在《酒令》中又提到,理想的醉酒地是“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消其洁也;醉文人宜谨节奏章程,畏其侮也;醉俊人宜加觥盂旗帜,助其烈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

中国人讲情义,千言万语尽在一杯酒中,酒文化作为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还是文化、艺术,酒已经渗透在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篇篇“酒后箴言”,借古喻今,以唤醒当今社会人们心中正在沉睡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懂得“美酒饮至微醉后”的情趣,为生活加一道酒文化的佳肴,能够接受“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天真,能够用酒点燃对生活的激情而赶走麻木冷漠,也许就是对酒文化的最好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立即删除。本文作者:小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ehen.com/159510.html
(0)
小斋的头像小斋
上一篇 2023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