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号放翁,南宋伟大的诗人和历史学家,也是一位竭力主张抗金复国的爱国志士。他一生笔耕不辍,曾经写过九千多首诗,临终时已经八十五岁,留给后世的最后一首诗就是《示儿》。
陆游的诗词语言朴实,结构严谨,不仅兼具李白的慷慨激越和杜甫的悲愤沉郁,还有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李清照的闲情雅致,可谓集大成者。下面这两首词是陆游晚年隐居时的作品,文中充满了他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晚年窘迫生活状况的感慨,读来感触颇深,值得细细阅读。
鹊桥仙·华灯纵博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第一首词上阕描写的是他对晚年的回忆,以及壮志未酬的失意和困惑。陆游四十多岁时,曾经担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凭借着他的才华,他当年也曾经“华灯纵博,雕鞍驰射”。可是不久幕府遣散,他也奉诏入蜀,不久就因嘲咏风月被罢官而归居故里。
陆游晚年虽然潜心编纂历史,但依然心系国家和民族,所以才感慨“谁记当年豪举”,又困惑那些终日游走在秦楼楚馆的酒囊饭袋都能封官,而自己曾经为国为民立下功劳,当然不能与他们同舞,宁愿去江边做个自食其力的渔父。
然而作者话题一转,在下阕中用了个典故。唐代诗人贺知章归老还乡,唐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陆游却说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
纵观全词,诗人虽然在文中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英豪之气,却也不难看出里面隐藏着一股躁动不安的不平之气。说明作者此时的心态依然不是那么恬淡,更做不到洒脱。
鹊桥仙·一竿风月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可是在第二首词里,这种内心的不安就一扫而空,仿佛换了个人。作者清早出去,笼一蓑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风月,钓完鱼准备出售的时候,生怕走近城门跟前的市场,更不用说还会到红尘深处。这时的诗人明显已经心境改变,不再计较得失功过,更不在乎世间的冷言冷语。
接下来作者描写了三个状态:“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就是说,涨潮时泛船出去打鱼,潮水稳定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看似简单的三个动作,打鱼、靠岸、归家,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比作我们事业成功的三个阶段。
开始干事业的时候,我们积极挑战自我,勇作弄潮儿。可是几个浪头打过,很多人都葬身海底或是仓皇逃跑,剩下来的也都是精华,意志坚定,体质刚强,技巧灵活,才能百里挑一。
然后就进入一种漫长的坚守,将船系在岸边,正像我们在某一个岗位上继续往精和深的方面勤于耕作,在一个专业上做大做强,直到我们有一天收获满满,才会高唱凯歌还。
如果读懂了这首诗的弦外之音,也就知道了陆游为何甘于做个渔父,也就认清了干事业需要经历的过程,看懂了人生的真谛。
接下来作者又把自己与严光做了比较,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心境。严光,字子陵,他是汉代著名隐士。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同学,也是好友。他积极帮助过刘秀起兵,事成后就归隐写书、授徒。
刘秀即位后,多次邀请严光做官,他却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以垂钓为乐。陆游在这里嘲笑严光是假清高,不过是沽名钓誉,而自己在江边居住默默无名,无人知道诗人曾经是个朝野皆知的爱国志士,这才是真的隐士。
陆游一身坎坷,也忧国忧民。他在这两首词里表现的思想境界先是不平,然后豁达。自己的人生也在这两首词里表露无遗,早年一蓑烟雨,曾经华灯纵博,雕鞍驰射;后来也抱怨酒徒一半取封侯,而自己独去作江边渔父。最后事情经历多了,看惯了一竿风月,反倒是豁达起来,浩歌归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