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端午、中秋、重阳,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无比重要,人们常常通过诗词,表达特定境况下的特定情感。我们通过四首诗词,感受四大传统节日中,古人的喜怒哀乐。
–01–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在古代叫作元日、元旦,是新年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描写春节的诗词很多,最著名,最充满喜乐气氛的,就数王安石的这首元日了。
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人们沐浴着和煦的春风,畅饮着屠苏美酒,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02–
端午即事
文天祥 〔宋代〕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诞生的。相传,战国末期,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纷纷往河里投粽子。
在后代的演变中,端午,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祈福、消灾的节日。人们在这天饮雄黄酒、赛龙舟、挂彩线、吃粽子。
文天祥的这首《端午即事》,写于宋恭帝德祐二年,即公元1276年,当时,文天祥奉诏出使,到元军兵营与之谈判,因据理力争被扣留。在伺机逃脱后,又受谣言所害,诬陷他叛国通敌。在这样不被理解的情况下,文天祥写了这首诗,表明自己爱国的赤诚肝胆。
这首诗的意思是:
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往日,一心一意只想为国尽忠,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03–
水调歌头
苏轼 〔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现在也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四十岁左右,当他他在山东的密州任职。
这首词是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苏轼有一个姐姐,嫁给了他们的程氏表哥,但是舅母婆婆,并不待见这个儿媳,结婚没几年后,苏轼的姐姐就去世的。为此,苏家和程家结下恩怨,几年不曾往来。
后世杜撰的苏小妹,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在一些话本故事里,说苏小妹嫁给了秦观,还有新婚夜三难夫婿的佳话,这大概是后人太仰慕苏轼的才华,才杜撰出来的。
苏父和苏母也已离开人世。人生天地间,只剩下苏轼和弟弟苏辙,相互依靠,相互扶持。
中秋之夜,家家团圆,苏轼难免思念自己的弟弟,于是,写下这首词以寄情。
这首词的意思是: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亮的月亮,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我想凭借着风的力量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我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的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也常有圆缺之变。
想要在人团圆的时候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0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十七岁,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的笔下诞生,就这样千古流传了。
王维的家是山西永济的,永济在华山以东,这里的“山东”指的就是华山以东,而不是现在的山东省。
当时,王维在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恰逢重阳,诗人客居在外,无法与亲人团聚,在登上茱萸峰时,就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一个人独自在他乡做客,每到团圆的节日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头上插满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