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00字: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天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分享还
你在找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吗?这里小编给你整理好了一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00字: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天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分享还未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于是为了这一安排和对读书会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勇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认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交流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加以分析,里面告诉人们: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离,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诉家长,学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所以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伙伴,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读后感·最后,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解释,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需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
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你有思考过吗?
2、《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范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范文:《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的人生课题和课题分离两个概念帮助我减轻了焦虑,放松了心态。
人生课题:
人生课题指人作为个体在社会性成长过程中所产生和不得不面对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了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其中爱的课题是难点,爱的课题中有浪漫的红线(两性关系)和坚固的锁链(亲子关系)。
书中阐述了两性关系中不管是“恋爱关系”或者“夫妻关系”,如果难以继续维持,可以选择分手。而原则上亲子关系就不可以如此,假如恋爱是用红色丝线系起来的关系话,那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连接起来的关系。而且,自己手里只有一把小小的剪刀。亲子关系难就难在这里。读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知道,为什么作为家长的我们为娃总是操不完的心了。
课题分离: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涩或者及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如何进行课题分离呢?“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那又要如何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呢?”文中提到辨别谁的课题的方法“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那么,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就意味着父母真的要放任不管吗?当然并不是这样,在孩子想学习的时候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话说回来,我们真的想要做到以上所说的坦然与淡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才能达到的境地。
我的课题分离之路:
了解了人生课题和课题分离的概念后,让我的思维开阔了许多,不在纠缠在一些养育孩子中出现的各种琐事。
我曾经焦虑过老人给孩子的宠溺会造成孩子诸多不良习惯。前两年的吃饭喂饭时候,我每每看到老人端着饭碗跟在后面说“吃一口,吃一口”的时候,我怒火轻轻就被点燃,分分钟就要爆了,因为我很担心和焦虑孩子养成坏习惯。但当我了解了课题分离的概念时,我认识到老人们宠溺他们的孙子辈不是我的课题,而是祖孙之间的课题。因为我想干涉,所以造成了自己的困扰。现在我这种焦虑和担忧缓解了,我的紧张的心态以及坏情绪也溜走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孩子主动拒绝老人的帮助,说“我自己可以”的时候,瞬间我更坦然了。我需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因为他是最知道自己需求的个体,而不是“怕他饿,怕他冷,怕他热……..”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们。
我曾经也为孩子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感到焦虑和恐慌,因为我认为能言善辩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加分项。我的焦虑致使我去给他报他根本没有半点兴趣的主持人班,我想帮他加强短板。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学习什么,那是他自己的课题,而他现在已经足够掌控自己的这个课题了,而又是我想干涉他的课题,从而导致他成为主持班课堂上的异类,最终中途退学。现在我只能庆幸自己能够及时悬崖勒马,帮他发展自己的兴趣。
《被讨厌的勇气》帮你面对繁琐的生活的乏味,化解复杂人际关系的疲惫,理清越来越清晰的人生意义,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取真正的幸福。愿你我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踏出属于自我的人生之路。
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00字:
今天看了几页后,很有育儿方面的感触。我是那种焦虑型的母亲,在我的眼中,三岁的宝贝除了可爱,爱说话之外,我可以说出一大箩筐的缺点:爱哭闹,不爱动,不听指令,总是缺乏安全感,对新环境适应慢,害怕尝试,性子太急,稍有挫败就放弃……
看看,我就是这么个奇怪的妈妈,总会不由自主地贬低孩子,内心又无比巴望着他能成长为一个关爱他人,勇于尝试,自信乐观的小朋友。
按照阿德勒的理论,也许是我主动选择了认定我的宝贝就是我心中理想型的对立面。
因为我的世界观总是倾向于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太乐观的那一部分(老公的说法:总是把事情看的很严重)也许,假如,我的孩子每天活蹦乱跳,车子骑的飞快,胆子大的什么都敢冒险尝试,如果那样,我便又会期盼他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吧!
那么,如果我愿意改变自己的视角,去努力寻找孩子成长中的关键C,画风会有改变吗?
connect他会和有共同话题的小朋友主动建立联系(比如喜欢恐龙的小朋友)
他会和讲故事的大人建立联系(能安静并专注的听很久);
capable:他能阅读接近二十本恐龙书,并对每一本书都保有强烈的兴趣,乐此不疲地听我描述每一个恐龙的名字,体貌特征和习性;
记忆力不错,基本能识别大多数恐龙的图片,并对出现的未知恐龙有着极强的探究欲望,非要让我在手机上查出来。
热衷于所有介绍恐龙的视频,动画。除了恐龙之外,他也广泛的喜欢各种动物,以皮糙肉厚者为最,如犀牛河马。他对阅读和听故事有着惊人的耐性。
在他二岁八个月时,我们曾经一次阅读了二十多本短小的英文绘本,并聆听CD一遍,耗时二个小时左右。并且,在随后的偶然相应情境中,他会蹦出某些听过的单词和句子。
count他在自己认为的安全环境里可以独立玩耍很久,但稍稍环境改变,或者有不熟悉的人介入,他就哭闹磨人不已,非要抱在手上才能平复情绪。他在我和阿姨的身上获取安全感;
而多数我陪在他身边时,内心也很平静。
courage他在这一环缺失较明显,很难发现他愿意尝试新事物或新技能,我是在自行车上贴了多少小恐龙sticker他才愿意在上面坐一坐啊!
写了这么多,也许我应该更加珍惜他所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悦纳作为恐龙痴的他,也许他就不是运动派、也许他就是喜欢遨游在书中的虚幻世界里;读后感.我所能做的就是让他能观察到真实世界的变化,慢慢理解真实世界的规则并适应。如果,我把目的从努力将孩子改造成我的理想型,转变成积极帮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引导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达成目标,那么,我就不会那么焦虑,也会多一些作为母亲的自我认同!
不知不觉读完了。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这本书采用了对话辩论式的叙事手法,延续了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在今天来讲就是富于一种心理辅导的色彩。
书中精辟之处横线划出,感悟之处小字标明,未解之惑打出问号提示再思。其实我还暗自思讨,至少有三个角度值得扩展深究一下。
其一,阿德勒理论派生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不管是其对立面还是其拓展),并与荣格的人格分析心理学几乎同时登场于20世纪初期。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得到广泛发展,但阿德勒的理论却知之甚少?
更要追问的是,为何近百年之后,这一理论又再度受到关注?(早十年,哈佛大学有一门受欢迎度最高的选修课—哈佛幸福课纵览每节幸福课的主题,其实很多地方暗合了阿德勒理论的关键词。阿德勒虽然不出名,但其理论的心理辅导实践却被现代社会广泛需求着)我想这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角度可以一探。
其二,阿德勒理论在日本的接受与传播。本书的作者和书中的“学者”矢志去做阿德勒的“柏拉图”,这与日本现代社会的厌世现象有否关联。另外,日本的禅宗思想也可以溯源。总觉得本书特别是后半段的思辨很有禅宗的色彩,特别唯心,“心静自然凉”的感觉。
其三,本书作者将阿德勒理论看作是一种“目的论”,把它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原因论”的对立面提出。那么弗洛伊德理论实际就是阿德勒的“他者”。按照作者倡导的阿德勒的理论,说好的“共同体感觉”呢?说好的“伙伴”呢?
正是通过把弗洛伊德摆在对立面,来确立自我的新理论身份,这不也是一种“认可欲求”吗?书上第119页小字部分也写到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理论最具争议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www.kuojiu.com)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57353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