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养育了璀璨的文明,滋生了非凡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简述一下戏曲方面的成就……
中国十大戏曲排名
一、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剧”“国剧”“皮黄”,为中国戏曲剧种之首。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猛的男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花脸”)、丑(男人、女人皆有,又称“三花脸”)四大行当。
京剧脸谱: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义,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张飞;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如曹操;金脸和银脸指神秘,代表神妖。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和马连良;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美、奚啸伯和杨宝森。
二、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演员。
三、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是***大地方剧种。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和阎立品等。
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以及现代戏《朝阳沟》等。
四、越剧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称为“女子科班”“绍姓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子”“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
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和吴小楼。
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五女拜寿》《孔雀东南飞》等。
五、黄梅戏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黄梅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
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牛郎织女》等。
六、粤剧
源于南戏,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
代表剧目有:《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秦香莲》等。
七、昆曲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戈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代表剧目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
八、花鼓戏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为湖南花鼓戏。湖北、安徽、江西、河南和陕西等省有同名的地方剧种。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剧目有:《打铜锣》《补锅》《刘海***樵》等。
九、吕剧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和琵琶,被称为“吕剧四大件”。
代表剧目有:《姊妹易嫁》《借年》《李二嫂改嫁》等。
十、秦腔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2006年,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剧目有:《三滴血》《大登殿》《十五贯》等。
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而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戏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hangza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