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丹妙药”、“起死回生”、“肿瘤、病症、糖尿病”……犀角是中国四大名药之首,他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古代,人们将犀角制作成器皿,饮用白酒。犀角器也在古代工艺品中属凤毛麟角,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更是独领风骚。2003年以来,犀角在古玩市场上火起来,出现了大量“犀角杯”。俗话说,物以“犀”为贵,犀贵比黄金。据统计,至今存世的犀角雕器不超过4000件。
犀牛角拥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是又由于犀牛角的稀有,现今市场上犀牛角的价格已经到达黄金价格,甚至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犀牛角制品已经远远大把黄金的价格甩在身后。收13616171821郭
犀牛是世界保护的珍稀动物,犀牛角是极为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的神奇功效。此外,在我国古人眼中,犀牛还具有辟邪镇凶、护佑平安的作用。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已铸造出青铜犀牛;两千多年前,汉朝人就把犀牛角视为奇珍异宝,汉代道教“八宝”(火珠、铜钱、方胜、犀角、艾叶、银锭、珊瑚、书)之一,便是犀牛角;我国古代的聚宝盆中,除放置金银珠宝、珊瑚玉石外,还必定放入犀牛角一双……中国人珍爱收藏犀牛角艺术品可谓源远流长。
犀牛角主要产自亚洲和非洲,自郑和七下西洋后,始流入我国。犀牛角存世量稀少,药用价值极高,因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每克在30000元人民币左右,是同等重量黄金价值的300倍。明清两代是犀牛角雕刻高度发展的时期,犀雕场所主要集中在苏州、扬州、南京、杭州及广州等地区。相传用犀牛角杯饮酒具有清热解毒、强身健体的功效,加之犀牛角本身的形状很适合制作酒杯,因此,酒杯便成为当时犀雕的主要器形。
亚洲犀牛已近灭绝存世的亚洲犀牛角屈指可数多在战争年代流落海外亦在大收藏家手里拿出来转手的更是屈指可数,近年来亚洲犀牛角市场上更是以克定价。犀牛角雕比牙雕稀少,比核雕珍贵,且增值空间较大,是杂项收藏中的上上品收藏对象,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前景.因此,明清时期所留下的犀角艺术品已是稀世珍宝了。
犀牛角杯的工艺和断代
按造型,犀牛角杯可分为单柄或双柄,杯式,碗式,高足,三足,槎式,叶式,双联,水注,瓶壶等。按内容,犀牛角杯可分为素身,花卉动物,仿古青铜器题材,和人物故事风景四大类。从落款而言,目前所见的包括鲍天成或天成,柏和,伯弘,伯邓铭,伯雅,长至前,陈贤,敦复堂,方弘斋,合卿,和愚,胡见中,胡思生,胡星岳,胡允中,姜吕尚,蒋仁锡,季玉,李樵,李中甫,林弟,六顺堂,刘司农,秘阁珍藏,冗清楼藏,瑞之,商铭,觞云堂,盛辅功,兔床,兴城,燕喜堂,尤侃直生或直生,友沫望,尤以良,尤雨源(尤通),袁尚卿或尚卿,周文枢,子京(项元汴)等。
犀牛角的雕刻工具和象牙的雕刻工具大致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犀牛角在盐水中煮软后可以用手扳动。有些犀牛角雕复杂的造型便是靠手工扳而形成的。
怎样断犀牛角杯年代的早晚呢?笔者的经验总结是:一看刻:构思随形,刻工简布局疏朗的早(比如晚明);构思有创意工精不简的是早清;布局繁复匠气重的是乾隆;有复杂镂雕的整支雕杯是晚清。(这反映了工匠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从惜材如金实用出发发展到纯粹迎合买家求繁求奢侈的心理。)
二看脚:镂雕足,平足,足浅的相对较早(比如明或早清),足深的较晚(如乾隆及以后)。三看色:染色成蜜色的大体上较早(比如明或早清),淡褐或褐色的乾隆为多,而黑褐色或黑色的多半是清后期作品。(这反映了时代审美风格的变化。)
当然,这只是总体上的一个大致概括,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的,具体杯还应具体分析。
犀牛角杯自明代起就有其它材料的仿品,比如木,竹,瓷,石,金属等。这些仿品如果本身能考证出确切的年代,那么对犀牛角杯的时代风格考证也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