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带效应(Mach band effect)指的是一种人的心理主观上的边缘对比效应。当你看两块亮度不一样的区域时,可以发现边界的地方亮度对比加强了,让轮廓边缘表现得特别明显。这种马赫带效应现象的产生,是人类天生的视觉系统造成的。是在大约一百年前,奥地利的物理学家马赫,第一次观察到了这种现象,所以这种现象被叫做“马赫带”效应。生理学家对马赫带效应的解释是:人类的视觉系统有增强边缘对比度的机制。
这种现象在许多地方都有发现,懂心理的人力总举个例子。我们一直熟知的棋盘视错觉。当亮度一样的两个物体放到亮度差异很大的背景中后,在暗背景中的物体会显得更亮一点这也是因为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颉颃式感受野导致的,这次在色块的四周都有亮暗边界,因此会导致两个中间的矩形在亮度上的巨大差异。
聚光灯效应其实也很好理解,指的是人们总是在不经意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就好像感到自己出丑了,被聚光灯照射下,以为别人都在注意,从而产生的一种羞愧的心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别人可能注意到了,但转眼可能就会忘记,因为世界上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
这种效应的表现就是,我们会普遍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换句话说,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坏的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
那么这两种都算做心理学上的经典现象。前者是生理上的,后者是心理上的。前者更多地是一种天然性发生。一种解释就是,动物包括最早的人类在寻觅食物、躲避天敌和其他危险活动中都离不开视觉系统。当信息进入视觉中,动物或者人不仅要快速分析画面包含的信息,大脑还会及时地对未过时的信息,构建下一步行动。当视觉提取到的信息量不够,或不够快速时,大脑会对其进行构建、填补,这也是我们会产生视错觉的原因。
而后者更多是后天产生的,而且不是存在于全部人当中,只存在于那些心思细腻的人当中。它经常存在于两种情况下:一是在重大聚会之前,一个人会想像很多消极的、令自己尴尬的场景。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蜷缩在内心,而不是真实地观察外在的环境。
懂心理的人力总觉得,马赫带效应是物体亮暗不同背景下的对比,而聚光灯效应是人在内外环境感受度不同情况下的对比。如果经过习练,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zeng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