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老天珠,从古至今皆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奇妙的传说、虔诚的宗教信仰,给它裹上一层又一次神秘的面纱。可它究竟是什么呢?
天珠是分布在喜马拉雅两麓,主要流传在藏民族和藏文化中间、被称为“瑟”的古代珠子,现在被称为天珠,藏语发音“瑟”,中原古代文献和现代西方藏学家称为“瑟瑟”或“瑟珠”。
《新唐书•吐蕃传》中记载:“其官之章饰,最上瑟瑟,金次之,金涂银又次之,银次之,最下至铜止,差大小,缀臂前以辨贵贱。”由此可以看出,天珠之于唐朝文明时期,无论汉族亦或是藏族人民,均视若珍宝。
从文化角度来说,天珠被赋予了宗教信仰,可它的价值除了信徒心目中的宗教能量外,还包括古代工艺的传承和图腾意义的信息。我们可以透过天珠来打开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
藏人相信天珠为超自然之物,是自然生成或上天赐予。
西藏老天珠的“前世”
天珠的发展与吐蕃王朝兴衰有着密切联系,天珠文化是随苯教在西藏传播的历史而发展,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苯教前期(时间约为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苯教中期(时间约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8世纪)、苯教后期(时间约为公元8世纪至清末或民国前期)。这三个阶段分别诞生了至尊老天珠、至纯老天珠以及新天珠。
至尊老天珠是天珠的鼻祖,是从天而降的陨石冲击到地球上热液成矿的特殊材质,人们习惯称之为天降石。其质地坚硬细腻,不透光或半透,内部有变幻莫测的沁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珠体内部,会发现有一种超自然抽象的色彩,仿佛映衬着宇宙的苍茫景象、展示着海底的万千变幻。
沁,从科学角度来说,是指一种物质渗入另一种物质的渗透现象。许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渗入到天珠里面。当渗入的物质与天珠材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就会生成另一种物质,生成的新物质是以色彩斑斓的沁色表现出来的。
渗入天珠的物质有土壤、泥垢、水银、朱砂、松香、颜料以及其他有色汁液。渗入程度的大小与土壤、气候、压力、温度等条件有关。不同物质渗入珠体,就会出现不同颜色。这些沁色一般由外向内侵入,当沉积在珠体有几百年、几千年后,与珠体内部物质发生了分离和聚焦等各种反应,生成的新的沁色,有层次感、灵动感和通透神秘感,看上去很奇妙,若海洋世界、若浩瀚宇宙。
由于至尊老天珠数量稀少,在苯教后期出现了一批对天珠有独到见解的大师们。如藏药大师研制“人造天珠”以天珠用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最初配方就源自《四部医典》,该药方就有九眼石(天珠),也被称之为至纯天珠。
直至清末至民国期间,由于战争、教派混乱导致老匠人流失,再加上老天珠本身资源的限制,当时商人们开始雇佣工匠用玛瑙、红玉髓、蛇纹石等材料制造新天珠。
其实,老天珠和新天珠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天珠内部简单没有丰富的沁色,没有宇宙磁场的能量体。哪怕是被喻为上乘的新天珠,内部也只有黑白两色而已,个别能显示出玉髓材质的牛毛纹、蛇纹石材质的雪花纹。
西藏老天珠的“今生”
西藏天珠的图案造型,是沿袭古印度婆罗门教、失传的西藏原始苯教中的护摩法及神秘不可考的经咒,分为圆型(息灾)、方型(增益)、三角型(降伏)、半月(钩召)、莲华(敬爱)五种形状。每一个图腾代表着一份祝福和吉祥。
每颗天珠经过岁月的洗礼,透露出润泽的光华。它曾经被什么样的人拥有过,又经历过怎样的故事,这些都随着我们的佩戴赋予了它独特的意义。近年来,很多藏家把古代珠子用现代的审美眼光重新搭配,不仅赋予了装饰欣赏的功能,更让其身价不断上涨。
现如今,天珠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有诗赞曰:雪域天境降天珠,祛瘟避邪护苍生;尊贵无比自无价,良缘旺财泽世人。